德興市海口中學座落于??阪?zhèn)古山村盤龍崗,依山傍水,風景秀麗,人杰地靈。她創(chuàng)辦于1965年,至今已有四十年的歷史。四十年的風雨歷程,幾經搬遷,幾易其名,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現(xiàn)在已成為一所規(guī)范的農村初級中學。其經歷簡介如下: 1965年7月至1968年校址建在??阪?zhèn)江田村江坑塢口,命名為“江坑農中”,1966年7月改為:“永紅農中”。建校初期,學校教職工三人,學生僅有31人(六年級11人,初一年級20人,合為復式班教學),教學形式為半農半讀。葉益元同志為鄉(xiāng)黨委員書記兼校長,胡德先同志任副校長,王松茂同志為總務兼會計,余盛旦同志為專職教師。 1968年9月元月學校遷至??诖寰蠢显?,命名為“???lsquo;五·七’中學”。 1969年2月至1971年7月遷至海口黃柏塢(現(xiàn)??诎岁牐?,校名沒用“???lsquo;五·七’中學”,設有初一、初二兩個年級,每年級一個班,共有七十余名學生,教師8人,當時處在“文革”時期,實行貧下中農管理學校,董開河任“革委會”主任,姜興漢、汪金元為副主任。學生以學習《毛主席語錄》為主,兼學農業(yè)知識。 1971年8月學校遷至現(xiàn)址——古山村盤龍崗,定名為“海口中學”。有學生100名(初一49人,初二51人)。1972年辦高中一個班,后拆遷到新建中學,同年,學校對初中改春季招生為秋季招生,故1972年無初中畢業(yè)生。學校校長為王松茂同志,農民黨員程勇泉同志為“貧下中農管理學校”代表。當時學校處于建設初期,實行半工半讀,下雨上文化課,天晴參加校園基礎建設和勤工儉學勞動。 1975年8月,上級調來大學本科生葉錫金同志擔任校長。1976年創(chuàng)辦高中部,招收高一新生,全校有教職工28人,其中本科生8人,師資力量較強,??谥袑W成為一所農村完中。1978年7月,42名高中畢業(yè)生中,季仁根同學考取了上饒師專物理系——成為首名由海口中學培養(yǎng)的大學生。此后幾年均有很多學生考取大學,高考升學率位居德興第一名,被評為“全區(qū)綜合先進單位”,海口中學步入了輝煌時期。 學校占地面積38.16畝,建筑面積達7500多平方,校園布局合理,設施齊全,教學設備,教學手段先進。建校以來,共有初、高中畢業(yè)五千多人,加拿大皇家學院院士呂鎮(zhèn)國,上饒縣縣長汪友良,…… 學校始終以“科研興校、教研興校”為辦學宗旨,大力改革教育、教學和管理制度,實行“三制”改革,努力改善辦學條件,突出辦學特色和辦學品位,不斷提高辦學水平。教學質量穩(wěn)步上升,中考升學率連年攀升。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學校形成了“勤學、文明、求實、創(chuàng)新”的優(yōu)良校風,老師敬業(yè)上進,學生勤奮努力,學校各項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先后被評為:“青年文明號”,全市職工職業(yè)道德建設“先進單位”,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安全學校”,全市中學生籃球賽第四、五、六屆“第三名”,2000-2005年“先進學校”;2007-2008學年度被為“ “校風正,教風嚴,學風優(yōu),服務好,質量高”是學校努力的方向,海口中學的師生正以優(yōu)異的成績、嶄新的面貌迎接二十一世紀知識時代的挑戰(zhàn),海口中學的明天會更加輝煌。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