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一中享有“千載學府、百年名校”美譽,其前身為宋明理學奠基人周敦頤所創(chuàng)辦的濂溪書院,間接歷史近千年;正式立校于1902年,直接歷史111年。2011年九江一中八里湖校區(qū)落成并投入使用,九江一中跨入了“一校兩區(qū)”時代?! W?,F(xiàn)有學生6000多人,教職工近400人,其中特級教師10人。一百多年來,學校共培養(yǎng)了近6萬名學生,其中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許德珩,中國科學院院士、兩彈元勛黃祖洽,中國工程院院士朱伯芳,美國藝術科學院院士蔣彝,中共十六屆中央委員周遇奇中將,江西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胡振鵬和4名省高考狀元。1990年以來,九江一中高考成績一直保持在全省最前列,2012年和2013年高考均喜獲大豐收。近年來,高考免試保送生人數位居全省前三,奧賽成績不斷攀升,奧賽省級賽區(qū)獲獎科目全面開花并勇奪國家金銀銅牌?! 【沤恢械恼n程改革成效顯著并成為省級樣本學校,2010年原江西省副省長孫剛同志對九江一中課改工作作出批示:“九江一中課改思路很好,符合實際,成效顯著,值得借鑒。” 在“嚴、實、誠、勇”的校訓和“尊重民主、崇尚科學、善處平庸、追求卓越”治校辦學精神指引下,九江一中注重素質教育,積極推進整體改革,進一步提升辦學品位,形成了民主、和諧、誠信、進取的校風,敬業(yè)、愛生、求實、創(chuàng)新的教風,誠樸、勤奮、自主、上進的學風和勤勉、高效、廉潔、優(yōu)質的政風,治校辦學的整體水平連續(xù)邁上新臺階?! 【沤恢?957年被評為江西省首批重點中學,1995年被評為江西省首批優(yōu)秀重點中學,1992年被評為九江市唯一的示范性重點高中,是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等全國30余所著名重點中學的優(yōu)質生源基地,先后獲得了全國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中國十大最具影響力金牌中學、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傳統(tǒng)項目先進學校、全國中小學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課程改革實驗先進學校、全國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首屆江西十大人民滿意學校和江西省首批示范性普通中學等稱號,并榮獲全省五一勞動獎狀。
彭澤縣第一中學是江西省首批認定的省重點中學,創(chuàng)辦于一九四七年,原名為彭澤縣中正初級中學。新中國成立后,改名為彭澤縣初級中學。一九五八年開始招收高中班,校名亦改為彭澤縣中學。文革中曾更名為彭澤縣“五·七”中學。一九七一年恢復原樣名彭澤縣中學。一九八0年改為彭澤縣第一中學。 彭澤縣第一中學自創(chuàng)辦以來,走過了半個多世紀的風雨歷程,在幾代人的艱苦努力,薪傳志承,已經成為一所享譽省內外的省級重點中學。彭澤縣第一中學的建校史是一部有著光榮業(yè)績的歷史。一九六0年被國務院授予“社會主義建設紅旗單位”,一九八0年受江西省人民政府嘉獎。進入九十年代后,學校先后被省市評為“江西省勤工儉學先進單位”、“江西省群眾體育先進單位”、“江西省電化教學先進單位”、“九江市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單位”、“江西省電化教學先進單位”、“九江市知識分子工作先進單位”和“九江市文明單位”。近期申報的省級現(xiàn)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已順利通過驗收。如今,彭澤縣第一中學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進入了快速發(fā)展的時期。 彭澤縣第一中學,現(xiàn)有教學班42個,在校生2400余人,在崗教職工170人,其中142人直接從事教學工作,師資力量雄厚。教師隊伍中具有本科學歷的60人,大專學歷的72人,中學高級教師22人,中學一級教師78人。榮獲全國和省級優(yōu)秀教師稱號的12人,全國優(yōu)秀班主任1人,被市縣評為學科帶頭人13人。歷年來,有30多位教師擔任過省市縣人大、政協(xié)委員、學術組織會員等社會職務。有40多人次獲省市優(yōu)秀教學成果和教學論文獎。 建校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彭澤一中的辦學條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教育教學設施初具規(guī)模。其中有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微機室、音樂室,有功能齊全設備先進的科技大樓,有裝備完善的多媒體教室,有寬敞明亮的電子備課室,有校園區(qū)域網和閉路電視系統(tǒng)。有藏書2萬多冊的圖書閱覽室,有管理有序、安全衛(wèi)生的學生公寓,有能容納數百人同時就餐的學生食堂,有占地3000多平米的田徑運動場,現(xiàn)代化教學條件日臻完善,睚在實施的綠化、美化、香化工程將使彭澤一中變得更靚更美。 “端正方向,從嚴務實,科學管理,改革創(chuàng)新”是彭澤一中辦學的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育教學中貫徹以人為本的宗旨,重視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白x書明理、立志成才”是彭澤一中的校訓,校風純正,學風濃厚,教學質量穩(wěn)步提高。發(fā)展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特長,是彭澤一中教書育人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既致力于兩全,又傾心于優(yōu)生,創(chuàng)造條件鼓勵拔尖學生脫穎而出。在歷年來的學科競賽中有50多名學生獲得國家級和省級一等獎,100多人次獲得二、三等獎。有數以百計的獲得市級獎勵。 建校以來,彭澤一中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培養(yǎng)了數以萬計的合格人才。國家恢復高校招生以來,彭澤一中的高考錄取率一直處在本地區(qū)前列,尤其在近幾年,高考錄取率每年均已30%以上速度遞增,驕人的高考成績贏得了全社會的普遍贊譽。他們中有12人分別被北大、清華、科大少年班錄取。有60余人取得了博士學位,從彭澤一中走出去英才學子,已經遍布世界各地。 步入新的世紀,彭澤一中致力于改革謀發(fā)展,提出“質量立校,教研興校,民主辦?!钡陌l(fā)展方略,進一步提高辦學水平。教學管理在傳統(tǒng)的“一、二、三、四”即一研:教研;二法:教法和學法;三備:備大綱、備教材、備學生;四點:重點、難點、知識點、能力點的基礎上推陳出新,以創(chuàng)新為思路,以課改為切入點,以課堂教學為主戰(zhàn)場,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行政管理已在實行的民主監(jiān)督、依法治校的基礎上,將進一步發(fā)揮教代會作用,全面推行校務公開,不斷完善全面聘任制,努力激活教育教學資源。 黨的十六大為我們國家繪就了光輝燦爛的藍圖,也為我國的教育事業(yè)指明了方向,彭澤一中趕上了這千載難逢的發(fā)展機遇,我們將不懈努力,在黨的十六大精神指導下,努力打造彭澤縣第一中學這塊省級重點中學的品牌,讓這顆贛北明珠更加耀眼奪目。
120畝,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校園設施均按重點中學標準確性配套?,F(xiàn)有教學大樓三棟,實驗樓一棟;理化生實驗室、語音室和兩間微機室,去年全部進行更新?lián)Q代與改造,按高標準建設了三個多媒體教室和一個教師電子備課室,校園網已開通使用。校園內建有6棟男女生公寓和可容納全校學生用餐的食堂,為實行封閉式管理提供了較完善的條件。新開辟的標準體育場正在建設中,年內可投入使用。學?,F(xiàn)有教職工200人,在校學生3300人,教師中有全國勞模、省市先進工作者、市“教學明星”、市縣骨干教師和學科帶頭人。近幾年,教師共撰寫并發(fā)表論文幾十篇,其中國家級一、二等獎有2人6次,省級獎5人次,市級獎8人次,另外出版專著和復習資料共13本,學?,F(xiàn)有高級教師33人,中級教師93人,在省市務科優(yōu)質課大獎賽中我校有9人獲獎。二十多年來,我校先后向高一級學府輸送了7000余名合格新生,其中有的跨進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南京大學等全國名校,還有兩位被中國科大少年班錄取,在學生參加的各級各類競賽中,獲國家級獎的26人次,省級獎的63人次,市級獎的115人次,其中朱洪海同學獲得全國奧林,匹克競賽一等獎,創(chuàng)我校歷年來該項獎最高記錄。另外我校也向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德才兼?zhèn)涞娜瞬牛麄兌荚诟髯缘膷徫簧献鞒隽藨械呢暙I。被公安部授予“守邊英雄”的梅開春烈士就是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學校盛衰,干部是決定的因素,二中歷屆領導班子,團結拼搏,忘我工作,堅決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近幾年在加大對校園建設投入的同時,加強教學改革力度,注重素質教育,狠抓常規(guī)教學,不斷提高辦學效益和辦學質量。被省教育廳列為“十五”期間全省重點建設的普通中學,榮獲“現(xiàn)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稱號。先后被市委、市政府評為“德育示范學?!薄J∪舜蟾敝魅螐埛暧?、省政協(xié)副主席劉運來、省教育廳副廳長王占銘、市委副書記張華東等先后來我校視察工作時,對我們學校的各項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熱清的鼓勵。當前,全校師生正以十六大精神為動力,發(fā)揚務實、奉獻的精神,實現(xiàn)新跨越,再創(chuàng)新的輝煌,為振興彭澤的教育事業(yè)貢獻力量。
江西省九江市第六中學創(chuàng)辦于1971年,是九江市精神文明先進單位,市“十佳文明學校”,九江市文明窗口示范學校,德育工作示范學校,江西省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先進單位,全國數學教學改革先進單位。1998年9月抗災復校期間,江澤民總書記、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家副主席曾慶紅等中央領導蒞臨六中視察工作,看望全體師生,成為六中人治校辦學源源不斷的精神力量。 該校位于九江城西八里湖一支路2號,占地46畝,現(xiàn)有42個教學班,在校生2280人;教職工155人,其中高級教師57人,中學一級教師64人。學校師資力量雄厚,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功能齊全。一流的物理實驗室、生化實驗室、圖書閱覽室、先進的微機、語音、多媒體教學設備;籃球場、足球場、田徑場、花園式圖書長廊等場所,能滿足教學和學生室外活動的需要。投資七百余萬元的規(guī)模大,造型新,功能全的“逸夫綜合教學樓”,高品位的校園廣場,富有特色的園林式校園已成為九江城西建設中的一個亮點。 學校班子團結、務實、高效、奮進,堅持“科學與人文并育,為學生終生發(fā)展奠基”的辦學思想,確立了“初中高質量、高中出特色,挺進全省示范性初級中學”的辦學目標。在隊伍管理上,堅持人本理念,著力人文關懷,建立和諧融洽的工作環(huán)境和充滿活力的競爭激勵機制,建設淳樸、務實的學校文化,形成富有六中特色的學校風格??炭嘧詣?,樂于奉獻的教師隊伍中,有一批全市、全省知名的教學、教研、教改帶頭人,語文導學實驗通過國家級驗收,數學新教材實驗受教育部嘉獎,物理“三邊”實驗教學獲省廳表彰。以“求真、向善、合作、堅韌”為旨的校訓,形成了濃厚的學風,嚴謹的教風和文明的校風。規(guī)范化的管理,教研興校的實施,使學校教學質量穩(wěn)居全市普通中學前列。初中高質量在全市享有盛譽,多名全市中考狀元為六中學子。2001年高考全省理科狀元黃金星同學就是從六中考入九江一中農村班的學生,九江六中被市一中譽為“狀元的搖籃”。高中特色教育碩果芬芳,多年來,高考綜合升學率列全市普通中學前列;1998年至現(xiàn)在,高考美術專業(yè)考生錄取率達100%;2003高考美術專業(yè)本科錄取率達96%,2004年高考美術專業(yè)本科錄取率達98.6%。勵精圖治,積極進取,與時俱進,再創(chuàng)輝煌是九江六中人未來征程的號角。
九江實驗中學前身是九江八中,創(chuàng)建于1976年。2001年5月經過我校領導班子群策群力,積極運作,全校老師的戮力同心,終于繪出了我校今后發(fā)展的藍圖,定位并掛牌九江實驗中學。 九江實驗中學占地11.3畝,校園內有教學樓兩棟,綜合樓一棟,教師宿舍一棟?,F(xiàn)有教學班三十五個,學生1900余人,教職工120人。其中高級教師44人,中級教師42人,師資力量在市直普通中學里占有明顯優(yōu)勢。 九江實驗中學,近年來注重特色辦學,注重教學設施的更新,先后籌建并投付使用的有多媒體投影教室一間,多媒體電子教室三間,電子備課系統(tǒng)一間,語音室一間,電視閉路系統(tǒng)以及辦公自動化設備等,使我校的辦學條件迅速躋身于市直中學先進的行列。隨著教學設施的更新,教學水平也有明顯的提升,初二實驗班在2002年省實驗教材統(tǒng)考中榮獲市第一名,市聯(lián)考聯(lián)改語、數、英單科第一名。高考、中考也較以往有了根本的改進,近兩年來,高考上線率都在86%以上,中考優(yōu)分率也較往年翻了幾番,2004年中考總成績在市直中學位居第三,在社會上的聲譽有了明顯的提高,去年和今年我校小升初及初升高的招生都出現(xiàn)了爆滿現(xiàn)象,創(chuàng)歷史新高。 九江實驗中學,有如展翅待飛的大鵬,其前景一派光明。
江西省瑞昌市第四中學是一所創(chuàng)辦于1999年的九年義務制公辦初級中學,地處瑞昌市人民北路,占地面積近40畝,校舍建筑面積6000多平方米。五年來,學校規(guī)模迅速發(fā)展壯大?,F(xiàn)有40個教學班,在校生2600多人。教職工137人,師資力量雄厚,其中高級教師8人,一級教師50人,教師學歷達標率100%,本科學歷教師占45%,九江市學科帶頭人3人,骨干教師6人,瑞昌市學科帶頭人2人,教學能手17人。辦學條件日趨完善,建有微機室、語音室、多媒體教室、教師閱覽室、學生圖書館,8*400米跑道的標準田徑運動場和三個籃球場,窗明幾凈,綠樹成蔭,教學環(huán)境恬靜、優(yōu)雅。瑞昌四中認真貫徹執(zhí)行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課程改革,以“教學為中心,管理為重點,發(fā)展為前提”,強化學校管理,優(yōu)化育人氛圍,取得了教書育人的雙豐收。2000年被評為“瑞昌市文明單位”;2001年在“提高全面素質,跨入新世紀”讀書活動中被省委宣傳部評為組織工作先進學校;2001年10月,在“三五”普法驗收考核中,被省法制宣傳教育工作組評為“達標單位”;2001年、2003年兩次被九江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校園”稱號。2003年被評為“瑞昌市免疫工程工作先進單位”、“瑞昌市目標管理考評優(yōu)勝單位”;2001年、2004年在兩屆市中學生運動會上分獲團體總分第三名、第一名;有市級教研課題三個。自2002年首次參加中考以來,連續(xù)三年奪得中考均分合計、優(yōu)生率、尖子生率全市第一名。 走持續(xù)發(fā)展之路,創(chuàng)江西省百所示范性初級中學,瑞昌四中師生正以熱情與智慧朝新的奮斗目標邁進。
九江晨光中學是由九江一中八○屆校友周晨先生為造福桑梓,回報母校,投資一千六百余萬元與九江一中共建的一所全日制民辦完全中學,校址位于九江一中校園內之東南角,依傍甘棠湖,面臨廬山南路,交通便捷,鬧中取靜,是迄今市區(qū)投資最多,辦學條件最好的一所全寄宿民辦中學。 晨光中學是依托名校九江一中而辦的,盡管學校是法人獨立,財務獨立,校園獨立,但晨光中學教育,教學的組織管理卻依托于一中,宏觀上對晨光中學進行督導,在師資,實驗室、圖書館、體育場地等均實行資源共享,開創(chuàng)了依托名校辦高起點民辦學校的全新模式。 目前,學校已建成教學主樓一棟,教室30間,教室均配有電視,廣播;可視多媒體語音教室,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多媒體投影教室、學生公寓一棟,宿舍內配有單人床,衣柜書架、書桌、臺燈、電話、衛(wèi)生間、太陽能熱水器、洗衣房等,并聘請四位生活老師負責學生的生活指導。 學校正在進行二期工程施工,再建一棟學生公寓和一棟綜合大樓,定于今年秋季投入使用。 晨光中學實行教師競爭上崗,優(yōu)勝劣汰的選聘制,以九江一中骨干教師為主體,同時面向社會選聘資深教師任教,在初一學生中進行流動式分層教學,分期達標試點,分A、B、C班,使不同的學生都得到知識上的滿足,現(xiàn)已取得明顯效果,上學期期末考試結果顯示:語、數、英三科平均90分以上者達52人占總人數的21.4%;平均分達80分以上者達136人,占總人數的58.3%,學校對初、高中學生實行流動分班,使學生的學習競爭意識不斷增強,自我主動學習已在晨光中學蔚然成風。 學校制定了一整套養(yǎng)成教育規(guī)章制度,在充分尊重學生主體的氛圍下,辦學半年多來,在養(yǎng)成教育方面成效十分顯著,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明顯提高。
武寧一中創(chuàng)辦于1937年,是省級重點中學,省優(yōu)秀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省園林綠化示范學校,“三五”普法省級達標單位?,F(xiàn)有校園面積370畝,建筑面積30087平方米,在崗教工172人,學生2116人。(其中初中58人)學校已建成全一流的學生食堂(可同時容納3000人用膳),田徑運動場、球類運動場、學生公寓?! W校以“嚴謹、求實、團結、奮進”為校訓;以“向管理要效益,向課改要質量,靠中、高考立足,靠學科競賽揚名”為主題;以“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高校輸送合格新生、為兩個文明建設培養(yǎng)優(yōu)秀人才,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為宗旨;以“三年辦成九江名校,五年擠身省級示范重點,十年挺進全國千強”為目標,致力于培養(yǎng)三方面人才:一是造就一批高素質的教育教學管理人才;二是培養(yǎng)一批教學高手,學科帶頭人;三是把學生塑造成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良好的身心素質,有較強創(chuàng)新能力的人?! ∏匀f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六十五年春華秋實,天下桃李,喜傳捷報。特別是近兩年來,教學質量實現(xiàn)了質的飛躍。2001年一批高質量學生錄取北大、科大、復旦等全國名校,省專以上上線率高出全市10個百分點,榮獲全市2001年高考質量全面優(yōu)勝單位獎,填補了我縣高考獲獎空白。2002年高考再獲豐收,本科上線人數350人,上線后錄取率全市第一。學科競賽市、省、全國榜上有名。學生參加九江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連續(xù)兩年獲團體總分第二名。其它工作均獲縣級以上表彰?! √鞎r人事日相催,而今邁步從頭越。在改革開放不斷深化的今天,一中的發(fā)展面臨著新的機遇與挑戰(zhàn),如何把握機遇,再創(chuàng)佳績,是擺在一中人面前的問題?!昂蔑L憑借力,送我上青天”,一中人滿懷信心,抖擻精神,朝著“跨越新世紀,攀登新高峰”的宏偉目標邁進!我們堅信武寧一中明天會更加輝煌!
地處瓷都東隅的江西省景德鎮(zhèn)一中,始建于1940年,有著六十年的悠久歷史,學校前身是私立天翼中學,1963年被省政府批準為省級重點中學,1994年又順利通過了江西省重點中學首批評估,并被評為“江西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 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6.2萬平方米,其中校舍建筑面積3.7萬平方米,現(xiàn)有40個高中教學班,在校學生2100多人,教職工245人,其中特級教師1人,全國優(yōu)秀老師3人,全國勞動模范1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1人,市級拔尖人才1人,國家級骨干教師3人,高級教師57人,一級教師97人。 學校校園樹木蔥蘢,環(huán)境優(yōu)美,教學大樓、實驗大樓、辦公樓、體育館錯落有致,圖書館、微機室、語音室、運動場一應俱全。學?,F(xiàn)有藏書7萬多冊,理、化、生三科實驗所用的儀器設備也已達到國家一類標準,被國家教育部授予“全國現(xiàn)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稱號。學校運動場地面積25243平方米,建有8×400米環(huán)形跑道和足球、籃球、排球、乒乓球等場地,辦學條件日臻完善。 在多年的工作實踐中,江西省景德鎮(zhèn)一中形成了自己“以德育為先導、以教學為中心,向管理要教育質量,向管理要辦學效益”的辦學特色和“嚴謹、求實、創(chuàng)新”的教學風格。改革開放二十年來,學校為社會培養(yǎng)了近9000名高中畢業(yè)生,其中5700多名學生考上各類全國高校?! ⊥瑫r,學校教研活動和學科競賽成果斐然,多名教師在全國各類刊物上發(fā)表教學論文,僅九十年代以來,學校就有1000多人次獲得全國各級各學科競賽的獎勵。 悠久的辦學歷史,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和高質量的辦學水平引起了有關領導和國際友人的關注,1993年以來,原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王恩茂、江西省副省長黃懋衡、胡振鵬等領導人先后蒞臨學校視察工作,日本崗山市和瀨戶市代表團、法國貴賓和摩洛哥薩非市政府代表團也先后來學校參觀訪問。
江西省景德鎮(zhèn)二中,于1952年由昌江(原靜山)、紫陽兩所私立中學的初中部合并組建而成,屬初級中學。后三遷校址,五易其名。文革期間,學校被拆散下遷農村,校舍被外單位占用,校產散失殆盡。1973年復辦二中,擴編為完全中學。被外單位占用的校舍,于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逐步收回,至1985年基本恢復原貌。1978年定為市重點中學,1980年定為省重點中學,1987年定為副縣級單位。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校師生員工遵循“勤奮、求實、文明、創(chuàng)新”校訓,培養(yǎng)優(yōu)良的校風、學風和教風,特別是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學校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成績顯著,贏得全市人民的贊揚,在省內外頗有聲譽。 為適應教育發(fā)展的需要,由市人大代表提出議案,經市政府批準,于2001年創(chuàng)建了我市第一所公辦民助性質的“太白園實驗中學”,進行以外語、微機、數學為特長的素質教育實驗,已于同年秋季招生,開局良好。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關懷和支持下,在市教委直接領導下,加速改善二中辦學條件,將盡快的把二中建設成為花園式的示范性的省優(yōu)秀重點中學,為景德鎮(zhèn)市教育事業(yè)做出更大貢獻。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