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世茂小學,是一所有著百年歷史文化積淀的老校。校園占地面積近40畝,建筑面積達2萬多平方米,學校的教學設施完備、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學?,F有32個教學班,近1600名學生,教職員工100多人,市級以上骨干教師約占教師總數的43%。 學校堅持“我可以,我行!”的核心辦學理念,秉承“篤行、求真”的校訓以及“創(chuàng)建快樂校園,建設快樂開小”的辦學愿景,遵循“規(guī)范管理、均衡發(fā)展、強化特色、打造品牌”的工作思路。學校注重“行”文化的建設,在校園文化的建設中營造“我可以,我行!”的理念文化,踐行 “知行合一,愛滿天下” 行知教學思想,努力創(chuàng)設“讓教師快樂地教,學生開心地學,師生幸福地成長”的育人環(huán)境,培養(yǎng)“合格+特長”的具有開小特質的新時代兒童?! W校的素質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fā)展。“以信息技術、手球見長,學生素質多元發(fā)展”的辦學特色日趨鮮明。學校切實加強信息技術的辦學特色建設,學校為全市最早被命名的“信息技術基地學校”。承擔了江蘇省立項課題“信息技術在小學中的應用研究”的實踐研究,在信息技術的實踐與應用上積累了成功經驗,培養(yǎng)了一批具有較高信息技術素養(yǎng)的教師和學生。學校是蘇州市最早開展手球教學的學校,手球已成為學校的名片與特色。校手球隊連續(xù)六年蟬聯蘇州市小學生手球比賽男子組冠軍,參加全國中小學生手球比賽曾榮獲男子組第三名。2013年,學校被命名為“江蘇省手球傳統(tǒng)項目學校”?! ★L雨數十載,春華又秋實。多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示范學校”、 “江蘇省青少年科技四星級學校”、“江蘇省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 “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昆山市語文學科基地學校”等眾多的榮譽稱號。學校在昆山市教育質量綜合考評中連年榮獲“優(yōu)秀”等次。 百年老校,桃李芬芳;與時俱進,再鑄輝煌!昆山開發(fā)區(qū)世茂小學全體同仁將團結一致,搶抓機遇,負重奮進,為將學校打造成“四度”(有高度、有深度、有遠度、有厚度、)品牌特色現代化小學而努力奮斗!
南沙小學坐落在香山風景區(qū)東麓,創(chuàng)辦于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始稱“育德書院”、“育德學堂”。民國三年改為初級小學,是民國初期最早開辦的農村小學之一。學校現占地面積16800平方米,建筑面積8332平方米,計算機教室、音樂教室等專用教室齊全,各種功能設施完備;共有教學班22個,學生1045名,教職工68人,高一級學歷教師達92%,中級以上職稱教師比例為80%,張家港市級以上骨干教師占22%。學校環(huán)境優(yōu)美、人文氣息濃厚。學校以“誠勤”為校訓,精心打造 “香山校園文化”,編印了《香山風》的校本教材進入課堂,內容涵蓋了香山概貌、香山名勝、民俗風情、美麗傳說、古跡文物、香山與名人、吟詠香山、土特名產、德育基地、綜合實踐等十大版塊,并研發(fā)了配套的《香山風》校本教材評價標準,對《香山風》的編制理念、教學目標、教學要求、實施建議加以詮釋,以保證《香山風》校本教材的有效實施。學校以“德育為先、五育并舉、和諧發(fā)展”為辦學宗旨,以“以人為本,共同發(fā)展”為辦學目標,開展德育傳統(tǒng)活動“香山小導游”項目。學生利用節(jié)假日開展活動,為赴香山的游客免費講解、導游,學生綜合社會實踐能力從中得以提升。學校將堅持“以人為本、崇尚科學、全面發(fā)展、張揚個性”的辦學理念,學校“香山舉重隊”已經成為一大特色。2005年至今代表張家港市參加蘇州市小學生舉重比賽,獲得了39金、33銀、20銅的好成績,歷屆比賽團體成績均位居蘇州地區(qū)各市、區(qū)前列。近年來為江蘇舉重訓練基地、蘇州市體育學校輸送了大量舉重人才,2007年世錦賽冠軍劉海華、2012年倫敦奧運會亞軍陸浩杰等就是我校輸出的杰出運動員。近年來,學校先后獲得了江蘇省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蘇州市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蘇州市信息化先進學校等榮譽稱號。載百年悠久歷史,積濃厚文化底蘊,依法治校,以情理校,以特立校,努力使師生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fā)揮,讓學校成為一個“團體認同、心靈安全、個性開放、敢于嘗試、樂于探索”的精神家園。
吳中實驗小學創(chuàng)辦于1996年,為江蘇省實驗小學、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學校之一。學校現有27個班級,1190多名學生,80多名教師 學校坐落在雋秀繁華的吳中城區(qū)。京杭大運河一水南橫,寶帶路、太湖路、龍西路、盤蠡路四線環(huán)繞。校園嘉木蔥蘢,花果飄香,是鬧中取靜的讀書勝境。 學校堅持“以生為本”的辦學理念。植根于豐厚的吳地文化,深入開展了“孫子文化進校園”活動,以“尚智”為核心涵育學校文化。倡導“智慧教育”,踐行“讓智慧引領教育,讓教育生成智慧”的教育理念,大張“修身立德、博學立言”之校風,“教學相長、奇正相生”之教風,“求學務實、窮理求真”之學風,積善以成德,博學以成智,奇思以成慧,為學生的終身發(fā)展奠基?! W校秉持“質量立校”的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走“人文治校、師資強校、文化潤校、特色靚校”的發(fā)展之路。學校堅持依法治校,注重人文治校,加強過程管理,追求智慧管理,提高管理效率。學校積極開展鑄就師德、錘煉師能活動,明確目標,搭設舞臺,練好內功,逐步從“教學規(guī)范”、“教學特長”形成“教學風格”,培養(yǎng)智慧型教師。目前,學校教師本科學歷占90.1%,小學高級教師及以上職稱占80.4%,其中中學高級教師有9人,區(qū)級以上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占42.1%,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教技精湛的師資隊伍。學校牢固樹立“育人為本”的理念,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加強學生養(yǎng)成教育,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品質;以教育科研為先導,立足課堂教學,探索實踐生成性、有效性教學,打造“智慧課堂”;豐富校園生活,引導學生“三會”,讓學生在學業(yè)發(fā)展的同時培養(yǎng)個性特長。學校開設“知言堂”智慧講臺、開辦“知行社”社團活動,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活動,培養(yǎng)智慧型學生,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健康發(fā)展。學校不斷探索實踐,通過開發(fā)研究校本課程、開展豐富多彩特色活動,做大做強“孫子文化、原木制作、擊劍運動、象棋普及”等特色項目,培養(yǎng)一批特色教師和特色學生,彰顯“智慧教育”辦學特色。學校先后成為全國嘗試教學研究先進單位、全國中小學棋類教學實驗學校、全國校園影視教育研究實驗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蘇州市雙語實驗學校、蘇州市教育信息化實驗學校,獲得江蘇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先進學校、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蘇州市常規(guī)管理示范學校、蘇州市德育示范學校、蘇州市教育科研先進單位、蘇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蘇州市優(yōu)秀家長學校、蘇州市青年文明號等榮譽稱號?! ≈腔廴缢?,長流長新。學校在自覺汲取中國古代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同時,還主動引入世界先進教育的活水清泉,拓展國際化視野,不斷豐富辦學資源,注重多姿多彩的文化積淀,中外合作交流辦學已經有了良好的開端。
蘇州葉圣陶實驗小學始建于1905年,坐落在蘇州東郊歷史文化名鎮(zhèn)、夢里水鄉(xiāng)——甪直。我國教育界一代宗師葉圣陶先生早年教育改革和教育思想的形成就是從這里起步的。學校把數十年來對葉圣陶教育思想研究和實踐的精髓與當今新課程改革、創(chuàng)新教育理念有機結合,形成了學校之精神:校訓——“善教善導,主動發(fā)展”;校風——“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教風——“教為了達到不需要教”;學風——“自主、自探、自辨、自律”。嶄新、現代化的校園同時透析著古老的、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為學生幸福人生奠基。 辦學條件現代化 2003年9月學校搬遷現址。校園占地60畝,建筑面積14966平方米,可容納42個教學班,擁有22個專用教室,高標準、高規(guī)格按省頒標準配備現代化教育教學設施:每個普通教室和專用教室都配備了大屏幕背投等多媒體教學設備,配備了多套電子白板和液晶投影儀,建成了校園網絡、閉路電視系統(tǒng)和校園廣播系統(tǒng)。學校每學期組織教師開展多媒體課件制作、電子白板應用等教育技術培訓,開展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的實踐研究。校內還建有風車園、池塘群落、生生農場等綜合實踐活動基地…… 規(guī)范管理制度化 學校以“養(yǎng)成好習慣”為抓手,培養(yǎng)學生參與班級管理,形成個性化的班風。建立了多個學生自我管理的陣地,開展班級競賽,鍛煉學生的能力,進一步增強了學生遵守規(guī)范的意識,凸顯了“自主、自探、自辨、自律”的學習主旋律?! 〗谈膶嶒炋厣W校以“六認真”工作為切入口,把研究葉圣陶教育思想作為立校之本和興校之路,十五、十一五期間開展了以葉圣陶教育思想為指導的小學生“應用信息技術開發(fā)建設校本課程、創(chuàng)新能力、學習習慣、養(yǎng)成教育”等課題研究,努力弘揚葉圣陶先生的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主動發(fā)展、終身受用的教育精神,孜孜不倦地實踐著“教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思想,讓葉老教育思想深入人心,將葉老教育思想撒遍課堂,用葉老教育思想培育新人。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過程中,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一批專業(yè)化的老師正茁壯成長,辦學特色日趨明顯?! ≠|量提升均衡化 學校以辦讓人民滿意的教育為追求,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根據學生的愛好組建了學科、藝術、體育、電腦制作、氣象觀測等各類興趣小組,成立了綠韻環(huán)保社團、吳韻飛揚小導游團、生生農學院等群團組織,堅決執(zhí)行蘇州市教育局提出的三項規(guī)定,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內外活動,在不增加學生負擔的前提下努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各項比賽活動中頻頻獲獎,學校也先后獲得“吳中區(qū)常規(guī)管理先進”、“蘇州市常規(guī)管理示范小學”、“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吳中區(qū)文明單位”等榮譽稱號,先后通過了江蘇省實驗小學驗收、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小學轉評。 “傳承創(chuàng)新,實踐葉圣陶教育思想;奮發(fā)圖強,再創(chuàng)百年老校新輝煌。”蘇州葉圣陶實驗小學正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挑戰(zhàn),在教育教學改革的新征途上奮力前行,努力使“中國名校”名副其實! 傳承創(chuàng)新、實踐葉圣陶教育思想,這是我校的特色建設。 奮發(fā)圖強、爭創(chuàng)一流的中國名校,這是我校的追求目標。
蘇州高新區(qū)白馬澗小學坐落在高新區(qū)西部、毗鄰風景秀麗的白馬澗生態(tài)園,是一所掩映在青山綠水間、沉浸于濃郁文化氣息中的現代化學校。學校成立于2004年8月,2007年被命名為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小學。學校占地面積28627平方米,綠化面積10713平方米,建筑面積14160平方米。目前學校開設23個教學班,995名學生,64名教職工。教師隊伍年輕而有活力,綜合素質優(yōu)良,97%以上的教師具有??萍耙陨蠈W歷,本科及以上學歷45人,占教師總數的75%。 學校布局合理,環(huán)境優(yōu)美,設施齊全,設備先進。教學、辦公、實驗樓樓宇相連,建筑風格富有現代氣息卻不乏古典中式風格。校園內綠樹紅花,一步一景,環(huán)境布置有內涵,充滿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校園文化氛圍。塑膠運動場、藝體館、生態(tài)館、圖書館、電視臺、報告廳、電腦房、藝術室、舞蹈房、實驗室、科學探究室、書法手工室、校園音響、閉路電視系統(tǒng)等應有盡有。學校在用23個教室都已配有多媒體教學設備,目前正在逐步更新為白板教學系統(tǒng)。學?;ヂ摼W接入已升級為100M光纖城域網,基本形成了由信息中心、辦公室、教室、專業(yè)室場組成的校園網絡系統(tǒng),全面實現了教育教學和學校管理的信息化?! W校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讓每一個學生健康成長,使每一位老師獲得發(fā)展"的辦學目標,努力實踐著"營造書香校園,夯實品牌人生"的辦學理念,緊緊抓住"依法治校、以德立校、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辦學策略不放松,形成了"同創(chuàng) 同達"的校風,"善導 善解"的教風,"自疑 自得"的學風。學校堅持德育為首,全面發(fā)展;堅持精細管理,科學發(fā)展;堅持人文關懷,特色發(fā)展,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特別是近幾年來,學校借助白馬澗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tài)資源,培養(yǎng)"馬澗小導游",以體育教學--武術、健美操、手球運動見長的辦學特色,有效提升了學校辦學水平,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學校先后獲得了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做一個有道德的人"聯系點學校、江蘇省三星級檔案室、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江蘇省優(yōu)秀少先隊集體榮譽稱號、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小學、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依法治校先進學校、蘇州市平安學校、蘇州市教育技術裝備管理先進學校、蘇州市一級圖書館、蘇州市"手球學校"、中國教育學會中小學勞動技術教育專業(yè)委員會國家級會員單位、江蘇省重點課題實驗先進學校等134項榮譽。學校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景象。 如今,學校正朝著蘇州市高水平教育現代化小學邁進!我們堅信,在學校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級領導的熱切關心和正確領導下,一定會把學校辦成有品位、高質量、有特色的高水平現代化學校!
蘇州市三元實驗小學校創(chuàng)建于1990年,守望在姑蘇古城的西頭,是一所年輕向上的學校。學校占地1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6003平方米?! 〗ㄐR詠恚瑢W校秉承“學習而致博,知行而達雅”之校訓,弘揚“品端、風雅”之校風,構建學生自主探索、自主學習的“大閱讀”教學特色,形成了具有“濃濃書香味,悠悠讀書情”的校園文化氛圍?! 〗陙恚瑢W校堅持“質量立校、特色強校、文化興校”之辦學方針,矢之不渝地實踐并發(fā)展“以美輔德、以美促智、以美健體”的素質教育理念,全力打造“勤學、善教”的一流師資隊伍,傾力培養(yǎng)“聚神、樂思”的自主學習人才。學校現擁有一支市、區(qū)教育教學骨干領銜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學生文明有禮、好學上進,濃郁的校園讀書文化滋養(yǎng)著每一個三元娃。學校先后被評為“江蘇省實驗小學”“江蘇省文明學校”“江蘇省健康促進學校”“江蘇省教育技術裝備先進學校”“江蘇省綠色學校”“江蘇省平安校園”“江蘇省現代教育技術應用先進單位”“江蘇省依法治校先進單位”“江蘇省小學數學課程教材改革實驗先進集體”?! ∪缃?,煥然一新的三元實驗小學校又迎來了新的發(fā)展機遇,全體三元人始終牢記教書育人的神圣使命,致力于詮釋“學習”和“做人”的學校文化核心,夯實每個學生終生發(fā)展的樁基,著力培養(yǎng)既有民族精神又有世界眼光、既有創(chuàng)新意識又有實踐能力的高素質現代人才。
朝陽小學建校于1984年12月,由當時的小西門小學和火車站小學合并而成,隸屬昆山市玉山鎮(zhèn)一中心小學輔導區(qū)。1995年,脫離一中心小學,單獨建制,趙厙小學劃分為我校輔導校。在二十多年的辦學歷史中,朝陽小學積淀了一定的文化底蘊。學校以“文明、團結、勤奮、創(chuàng)新”為校風,以“敬業(yè)、愛生、博學、創(chuàng)新”為教風,以“誠實、守信、惜時、努力”為學風,堅持走內涵發(fā)展之路,不斷加強教育管理,高度重視德育工作,積極推進課程改革和教育信息化建設,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先后獲得了“昆山市青少年教育先進學校”、“昆山市校園文化先進學校”、“蘇州市綠色學校”、“蘇州市常規(guī)管理示范學校”、“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網上家長學校實驗基地”、“江蘇省金鑰匙科技競賽先進學校”、“江蘇省教育學會系統(tǒng)先進單位”、“江蘇省綠色學校”、“全國雛鷹獎章‘消防章’活動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2007年,學校以創(chuàng)建“蘇州市教育現代化小學”為契機,關注細節(jié)執(zhí)行,全方位提高學校內涵建設,12月18日順利通過專家組的驗收。2007年度,學校教育綜合考評名列全市小學第20名,較2006年上升了6位。2007、2008年度,六年級學生參加全市學科綜合競賽,均獲團體二等獎。教師參加教育技術團隊競賽獲小學英語組一等獎的第一名。在2008年昆山市中小學教育網站評比中,我校獲小學組一等獎,“朝陽博客”獲昆山市教育博客(社群)評比一等獎。學生體育運動競賽成績也逐年提高,2007年秋運會實現歷史性“零”的突破,2008年秋運會較之往年上升8位,冬季踢毽、跳繩比賽獲全市第16名。2008年度學校體育綜合成績較之往年上升9位,取得突破性的進步。2009年,我校還被評為全國新教育“優(yōu)秀實驗學校”和“昆山市十佳書香校園”。消防安全教育是朝陽小學的特色教育,1998年我校聘昆山市消防大隊為德育基地之一,并成立了昆山市少年消防警校,由消防大隊的指導員擔任教官,從理論學習、實踐操作、軍事訓練等三大塊開展活動,并與學校德育工作、課題研究有機結合起來,省級課題《挖掘社區(qū)資源,促進素質教育——朝陽小學消防教育個案研究》于2000年10月通過專家鑒定,并獲省級二等獎。目前,學校又將消防教育延伸至《小學開展生命教育的途徑和方法的研究》這一新的課題研究中,把關注生命教育作為學校的辦學理念和工作主題。為改善辦學條件,滿足人民群眾接受優(yōu)質服務的需求,玉山鎮(zhèn)人民政府和昆山市教育局商議決定,將昆山市教師進修學校原校址用于擴建朝陽小學。2009年9月,學校順利搬遷至朝陽新村53號(昆山市進修學校原校址)。在新校喬遷之際,學校對原“三風”進行修訂,校風為“朝氣蓬勃,陽光燦爛”,教風為“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學風為“好好學習,天天向上。”在廣大教師群策群力下,新樓名也開始啟用。行政辦公樓命名為 “求是樓”,寓意行政干部要公正公平,做人有道德,做事有原則。兩幢教學樓分別命名為“懷德樓”和”啟智樓”,寓意教育的兩大主要任務:培育道德,開啟智慧。綜合教學樓命名為“樂行樓”,寓意我校教師善教、學生樂學。目前,學校占地共1119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8082平方米。建有體育館、自然實驗室、科學探究室、儀器室、美術室、勞技室、音樂室、音樂器材室、微機室、心理咨詢室、階梯教室、報告廳、電子閱覽室等專用教室。擁有藏書31520冊、電子圖書50000冊、報紙期刊80多種。局域網、校園廣播系統(tǒng)、閉路電視系統(tǒng)發(fā)揮教育功能,每個教室的多媒體設備切實為教學服務。學?,F有20個教學班,959名學生,57名教職工。教師年輕化、學歷大專化、教育特色化正是朝陽小學的寫照。學校擁有一支團結進取、奮發(fā)向上的師資隊伍,其中江蘇省金鑰匙輔導先進個人1名,蘇州市“雙十佳”教師1名,蘇州市信息技術先進1名,昆山市學科帶頭人3名,昆山市學術帶頭人3名,昆山市教學能手4名,昆山市教壇新秀9名,昆山市骨干教師6名。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努力下,學校先后被評為“蘇州市平安校園”、“蘇州市校務公開先進學校”、“蘇州市教育裝備管理先進學校”、“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蘇州市語言文字規(guī)范化示范學校”。近年來,學校辦學績效提升顯著,2011年和2012年,在昆山市教育綜合考評中連獲優(yōu)秀,家長滿意度、社會美譽度逐年提高。朝陽小學以前所未有的闖勁正在書寫一條教育的“朝陽之路”。
蓮花學校位于蓮花新村,是一所新落成的九年一貫制學校。在鎮(zhèn)黨委、鎮(zhèn)政府的直接關懷下,學校于2003年9月1日正式掛牌開學。學校占地面積約82畝,建筑面積27780平方米,其規(guī)模為6軌制54個教學班。學校建有綜合教學樓、藝體樓、圖書行政樓、食堂,并同步安裝了校園局域網、閉路電視、校園音響、內部程控電話、電子防盜和觸摸顯示屏等六大系統(tǒng),建有四百米塑膠運動場。根據區(qū)劃調整,本學期開設24個教學班,其中小學16個班,初一、初二各4個班?! ⌒俗⑨專何覀兊男C?ldquo;蓮花學校”,故校標設計為一朵流動的蓮花。其中,九片花瓣代表著我們九年一貫制學校的九個年級,每片花瓣由三條流動的線條組成,表達了我校培養(yǎng)學生的目標是:將學生培養(yǎng)成德、智、體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其緊緊相連的造型,象征著我們全校教師緊緊圍繞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的師德核心而對學生高度負責,級級把關,同時也表達了我們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精神。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