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灣土家族鄉(xiāng)中心小學是一所農村寄宿制小學,創(chuàng)辦于1975年9月。學?,F(xiàn)有9個教學班,387名學生,其中寄宿生288名。在編在崗教職工24名,其中專任教師20名。校園面積6664.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積2840平方米。教學區(qū)、運動區(qū)、生活區(qū)相對分開,教學設施裝備先進,實驗室達省二類標準,圖書室、微機室、音樂室、遠程教室、廣播系統(tǒng)等設施齊全,體、音、美、自然實驗室均配備達標,并率先在山區(qū)小學開通了校園網。被授予宜昌市“花園式學?!?,宜昌市“農村保育寄宿制配套建設示范學校”稱號?! ?002年以來,學校實施特色興校工程。確立了“以人為本促發(fā)展,以地為本搞開發(fā),以校為本創(chuàng)特色”的校本研究策略;堅持以校本課程開發(fā)和實施為課改突破口,煉“特長+發(fā)展”的風格型教師,塑“興趣+能力”的特長型學生,重“過程+成果”的評價方式,建設“創(chuàng)新、和諧、特色、優(yōu)質”的校園文化,使學校課改彰顯出特色,發(fā)展得到新的定位,教學綜合水平穩(wěn)步提升?! W校成功舉辦“宜都市小學校本課程研討”現(xiàn)場會。學校的《校本課程綱要》被選入《新課程在線探究》——教學案例與反思一書。“管人要關心,關心要知心”的校本管理作法分別登載在《人民日報》人民網和海外版上。
學校始建于1917年,至今已有近90年悠久歷史。吸納五眼泉、潘家灣、聶家河三個鄉(xiāng)鎮(zhèn)近400名學生就近入學。目前,學校已發(fā)展成為一所保育制完全小學?! ⌒@占地面積9974平方米,生均29.8平方米,建筑面積3007平方米,生均9平方米。擁有8000余冊圖書。田徑、球類、實驗儀器等設施設備齊全。隨著時代發(fā)展要求,學校逐步建起了微機室、電子備課室及遠程教育地面衛(wèi)星接收站。較好滿足了師生日益增長的信息、文化和學習的多元需求。 近幾年來,學校圍繞努力爭創(chuàng)“一流學校”目標,提出了“依法治校、質量立校、特色強?!钡霓k學理念。充分依靠廣大教職員工民主辦學,取得了喜人成績。語文課題“單元開放式作文教學”獲宜都市科技成果三等獎。師生多項成果在國家、省、市、地區(qū)獲獎。學校曾先后被命名為:“宜昌市小學保育制配套建設示范學?!?、“宜都市示范學校”、“宜都市教科研先進學?!?、“宜都市教育管理先進學?!?,連續(xù)三年被評為“宜都市文明單位”。
五眼泉鄉(xiāng)中心小學坐落在郁郁蔥蔥的石羊山腳下、五宜路旁,位于五眼泉鄉(xiāng)集鎮(zhèn)中心,始建于1980年。校園總面積10743平方米,校舍總面積2265平方米,校園內教學、運動、生活三區(qū)分離。教室規(guī)范,窗明幾凈;微機室、實驗室、音樂室、活動室一應俱全,圖書室近萬冊圖書供師生研讀;標準化的學生寢室配帶墻壁柜,建有學生男女浴室,有學生專用洗衣機?! W校有8個教學班,在校學生283人。教職工17人,專任教師14人,專任教師中小學高級教師8人,??萍耙陨蠈W歷教師13人,其中市級學科帶頭人1人,市級骨干教師2人。教師平均年齡40.2歲,45歲以下中青年教師11人。是一支學科配套、結構合理、實力較強的教師隊伍。 學校堅持全面貫徹教育方針,提出了“建造一個促使全體學生全面和諧發(fā)展的育人搖籃”的辦學總目標,大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優(yōu)化管理,教育質量穩(wěn)步提高。近幾年來先后被授予“宜都市示范學?!?、“宜昌市花園式學?!?、“宜都市優(yōu)秀家長學?!焙汀耙瞬修r村寄宿制配套建設示范學校”等榮譽稱號,連續(xù)三年被中共宜都市委、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單位”。
姚家店鄉(xiāng)中心小學位于姚店村二組,建于1975年。原名紅星小學,1984年更名為姚家店鄉(xiāng)中心小學。服務區(qū)域為姚家店村、長嶺崗村、楓相樹村、新橋河村、黃蓮頭村。學校現(xiàn)有教職工26人,其中專任教師24人,學歷合格率達100%,高學歷比例達到95.8%,本科學歷37.5%。有8個教學班,學生414人。市級骨干教師6人,市“十佳”學科教師4人,課改專家組成員3人?! 〗鼛啄陙?,市、鄉(xiāng)、村三級領導把教育工作直接拿在手上,大力改善學校辦學條件,多方籌集資金60萬元,新建了學生宿舍和食堂,校園總面積達11000平方米,消除了土木結構,實現(xiàn)了磚木預制結構,教育技術裝備達省二類標準?! W校著眼于發(fā)展,推行素質教育改革,強化內部管理,努力提高教師隊伍素質,教育教學效果良好。近年來,學校先后被命名為“宜昌市寄宿制示范學?!?、“宜都市教育質量先進單位”、“宜昌市藝術教育先進單位”、“宜都市示范學校”。音樂課題通過中央教科所鑒定,共有100多人次在國家、省市級各類論文競賽中獲獎,有30多人次在省、市優(yōu)質課競賽中獲獎。
秀麗的清江與壯麗的長江,在這里撞擊出絢麗的巴楚文化,兩江匯集全部的靈氣與力量,在這里鑄就自己文化的又一傳承者和創(chuàng)造者――高壩洲鎮(zhèn)中心小學?! W校創(chuàng)建于1985年,服務于中坪村、曾崗村、陳家崗村及鎮(zhèn)直各單位,輻射人口四千余人。1994年,四村投入六十余萬元,將原來四合院形的平房改建成1799.8平方米教學樓一棟,擴建運動場4982平方米?,F(xiàn)有校園總面積10578平方米,生均面積為38.3平方米;校舍面積3249平方米,生均面積11.8平方米。有標準的200米圓形的運動場一個,配套的課桌凳、生物園地。學校教學儀器設備設施達到國家二類標準。2002年村投入15萬元建教工宿舍樓一棟,解決了教師的住宿問題。2006年由國債資金專項撥款35萬建綜合樓一棟,重建食堂、廁所,新建學校宿舍,對教學樓外貌進行了維修,對學校大門進行了改造,硬化校門前路面,學校面貌煥然一新。 多年來,學校凝煉出自己的治校理念:勤奮求實,創(chuàng)新求真,力求讓每個學生在人生航程上激情揚帆。構建了“規(guī)范+特色”的辦學模式,形成了“以德立校,科研興教,質量強?!钡霓k學特色。校園整體布局合理,綠化環(huán)境怡人,文化氛圍濃厚,先后被評為“宜都市綠化合格學校”、“宜都市示范學?!?,被宜昌市授予“花園式學?!睒s譽稱號。
紅花套小學座落于長江之濱、荊門山下,是一所歷史悠久的鄉(xiāng)鎮(zhèn)中心小學。占地面積16019平方米,校園布局合理,環(huán)境優(yōu)美。走進校園,綠樹成陰,校舍、草坪、雕塑交相輝映,是宜昌市首批命名的“花園式學?!?。1999年12月被宜昌市政府教育督導室評定為“宜昌市示范學?!薄! W?,F(xiàn)有16個教學班,867名學生,43名教職工。專任教師中,中級職稱教師35人,骨干教師4人,??埔陨蠈W歷教師30人?! W校堅持“管理以人為本,課堂教學開放和諧,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名?!钡霓k學思路,突出質量立校、科研興校。1999年被全國小學語文“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研究會確定為“注提”實驗學校;2001年被中央教科所授予“小學生作文個性化發(fā)展研究”實驗學校;2003年被省教研室確定為“活動課程實踐與研究”實驗學校?! ∪陙?,教師在《湖北教育》、《小學語文教學》、《中國教報》、《中國青年教師》、《中國語言文字報》等報刊上發(fā)表文章三十多篇。先后榮獲了“宜昌市示范學校”、“宜昌市德育工作示范學?!?、“宜昌市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先進單位”、湖北省“活動課程實驗與研究先進單位”、“宜都市學校管理先進單位”、“宜都市師訓工作先進單位”等稱號。
五峰土家族自治縣實驗小學始建于1738年,新中國成立定名為城關小學,1981年掛牌為實驗小學,學校占地14112㎡,建筑面積6505平方米,現(xiàn)有教學班20個,在校學生973人,教職工82人,其中退離休22人,學歷達標100%,大專以上學歷占83%,其中本科學歷19人,中學高級教師3人,宜昌市學科帶頭人5名,縣級骨干教師24人。 學校輔助教室齊全,設備設施比較先進,建立了校園電視臺,并有攝像機3臺,非編輯2套,有校園閉路電視系統(tǒng),每個辦公室和教室都有電視機,建有計算機網絡教室2間、學術報告廳一間,學校校園網正在建設之中。 學校提出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興校,爭創(chuàng)強校的發(fā)展戰(zhàn)略,奮斗目標是爭創(chuàng)省級文明單位,省級示范學校。 學校十分重視教育科研工作,兩項教材實驗已堅持20年,即“注音識字,提前讀寫”、“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另有多項市級科研課題,學校科研工作管理比較規(guī)范,基本形成了科研興校的良好氛圍。 近一些年來,學校教師獲國家、省、市、縣表彰達60人次,在各級競賽中,獲獎達400人次以上,其中國家級獎勵39人次。在各級報刊發(fā)表文章達350篇。學校被定為“中央教科所教研中心語文學法指導實驗學校”、“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現(xiàn)代小學數(shù)學實驗學校”、“湖北省現(xiàn)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湖北省實施素質教育實驗學校”。學校被評為“全國少先隊紅旗大隊、省教育系統(tǒng)先進集體、省電化教育先進學校、省安全文明校園、省少先隊工作示范學校、省科研興校試點示范學校、宜昌市示范學校、名牌學校、宜昌市文明單位”。
長陽實驗小學,位于縣城東風嶺小區(qū),仰望雞公山,俯瞰江水,校園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環(huán)境怡人。是縣教育局直屬學校,是孩子們理想的學習天地。 學校始建于1954年,歷經四次遷址,三次更名。1988年,縣委、縣政府根據長陽的教育發(fā)展形勢,決定將原后山小學改為縣管的實驗小學,自成立以來,幾經發(fā)展,學校校園占地面積12002平方米,校舍建筑總面積7057.8平方米,建筑占地1874.5平方米,三棟三十三間教室的教學大樓階梯排列。一棟建筑面積為1900平方米,內設階梯教室、微機室、語音室、圖書室、閱覽室、儀器室、實驗室、音美教室、勞技室,投資近200萬元的科技綜合大樓正在建設中,預計在2002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學校檔案室達到省一級標準,建起了標準的運動場。 目前,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xiàn)在小學高級教師51人,小學一級教師18人,經濟師1人,技師1人;大學??埔陨蠈W歷44人,中師及高中學歷25人。學歷合格率98.3%,崗位合格率100%??h級骨干教師18人,第一批市級學科帶頭人3人,有3名教師參加了省級骨干教師培訓。先后有30多名教師在市級以上優(yōu)質課競賽中獲獎,有200多篇教研文章在各級刊物上發(fā)表或獲獎。 建校以來,學校在上級黨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在以校長張文平為核心的領導班子的帶領下,以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堅持教育科研為先導,圍繞“以德治校,特色立校,科研興校,科學育人”的辦學理念,以“揚民族精神,育創(chuàng)新人才,鑄清江師魂,創(chuàng)特色學校”的辦學目標。學校構建了社會、家庭、學校“三結合”的德育教育網絡,實施“和諧教育”整體改革實驗,開展了“小學思想品德禮儀教育研究”、“民族器樂進課堂”、“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小學教學開放式教學策略與研究”,承擔了中央教科所的“小學科學教育研究”等十多個課題的研究。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學校整體改革“和諧教育”實驗課題通過市級驗收,被評為湖北省第三屆教育科研成果三等獎;“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小學創(chuàng)新教育研究”課題被評為省教育科學研究2000年滾動課題,并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土家文化藝術教育為特色,深化藝術教育,繼承和弘揚土家文化,取得了可喜成果。2000年12月,學校在縣民委、縣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經縣人民政府批準,成立了“長陽土家少兒藝術團”。長期以來,學校致力于“土家族民族文化藝術教育”的探討,音樂課題實驗被湖北省教研室評為“音樂教改先進單位”。學校藝術團多次赴武漢參加湖北省中小學生優(yōu)秀文藝節(jié)目匯演并獲獎,在全國雙龍杯書畫大賽中獲金杯獎。幾年來,學校形成了以教育科研為龍頭、教育形式多樣化、量化考核科學化、教學手段現(xiàn)代化的整體改革格局,建立了“三線合一”管理網絡。同時學校積極推進以“四制”改革為中心的內部管理體制改革,實施“四級十項”達標,在學生中開展“日常行為規(guī)范”達標活動,推出了“日常行為規(guī)范”三字歌謠,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職工的積極性。促進了學校各項工作的全面發(fā)展,探索了一條少數(shù)民族貧困地區(qū)小學素質教育的發(fā)展之路。 學校被國家少工委授予“紅旗大隊”稱號,是湖北省“少先隊示范學校”,中共宜昌市委、市人民政府表彰的“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單位”、“安全文明校園”,曾多次被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為“先進學校”、“文明單位”、“花園式學校”、“先進基層黨支部”等多項榮譽稱號。在新的世紀,長陽土家族自治縣實驗小學 全體師生員工決心再接再勵,再創(chuàng)輝煌的明天。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