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十四中始建于1930年,曾經是“西寧市實驗中學”,省市兩級重點中學,地處西寧市文化街㿂,毗鄰文廟,得圣人之靈氣;幾代奮斗,弿育人之先河,八十年來,為國家培養(yǎng)了大批棟梁英才,他們的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河湟兩岸,世界各地?! ∶鎸Χ皇兰o,西寧經濟建設的發(fā)展,廣大市民對高中教育的需求,使得西寧十四中這所老牌重點高中,既面臨前所未有的發(fā)展機遇,又面臨著許多深刻而又復雜的問題。秉承傳統(tǒng),追求卓越,探索學校整體改革之路,發(fā)展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一流教育,這是西寧十四中在新形勢下做出的應對決策,學校的根本任務是育人,是培養(yǎng)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所需要的人才。從這一角度而言,學校就如同是一臺集加工,雕琢,孕化,提升各種功能于一體的組合機床。這臺機床任何一組部件如果出現(xiàn)了故障,都會影響它的整體機能的發(fā)揮。緣于此,為全面改善與提高學校育人功能,從2001年起,西寧市十四中開始實施學校內部整體改革,以培養(yǎng)更多更好的具有現(xiàn)代文明素養(yǎng)的中學生”為改革的出發(fā)點和最終歸宿,對學校管理,學生德育,課堂教學,師資建設,教學設施與校園文化建設,進行全方位改革,改善育人環(huán)境,增強育人功能,提升育人水平,實現(xiàn)“發(fā)展學校特色,創(chuàng)建一流教育的奮斗目標。
湟中縣第一中學始建于1956年,占地面積130畝,校舍建筑面積3.6萬平方米?,F(xiàn)有教職工255人,其中中學高級教師115人,中學一級教師93人;教學班64個,學生3886名,其中住校生1875名,是目前全省學生人數較多、規(guī)模較大的省級重點中學之一。學校擁有8個標準的理化生實驗室,有物理實驗器材217套,化學實驗器材175套,生物實驗器材89套;有4個微機教室,2個電腦備課室,2個語音教室,計算機222臺;56個教室都安裝了多媒體成套設備;有4個音樂教室、3個美術教室,體育器材2000套,美術器材120件,音樂器材120件;另設舞蹈室、健身房、校園電視臺演播室、編輯室等功能用房;校園網己具規(guī)模,并通過光纖連接因特網;建成了能同時容納900余人的多媒體階梯教室及多功能報告廳。建成了有4個學生閱覽室、1個電子閱覽室、1個資料室、2個圖書室,圖書藏量達18萬冊的學校圖書館,高中生均圖書達45冊,初中生均圖書達35冊;學校堅持以“質量立校,全面育人”為辦學宗旨,以“讓更多的學生在更優(yōu)的教學服務中得到更好的發(fā)展”為辦學理念,以“高質量、現(xiàn)代化、有特色”為目標,逐步形成了“誠、勤、博、實”的校風和“優(yōu)、苦、嚴、新”的學風,管理不斷加強,環(huán)境得到優(yōu)化,辦學條件得到改善,教育質量大幅提高,學校獲得跨躍式發(fā)展?! 〗陙?,我校高考重點率、本科率、上線率穩(wěn)步提升。2008年高考重點率達為34.7%,本科率為73.6%,上線率為98.1%;魏有毅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李秀敏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2009年高考重點率43.9%,本科率為82.7%,上線率為98.7%。顧植彬同學被清華大學錄取;馬生虎同學被北京大學錄取。2010年重點率為53.3%,本科率為87.7%,上線率為99.5%,莫玲生、董啟宏分獲全縣文、理科狀元。2011年我校高考一本率為32%,本科率為78.18%,上線率為98.55%。毛雯芝、白生文獲全縣文、理科狀元。自2003年開始,己連續(xù)九年確定為承辦“宏志班”學校之一,2006-2011屆“宏志班”高考重點率達90%,本科率均為100%?! ∽?001年以來,學校先后被授予湟中縣“名校”、湟中縣“平安單位”、“教學質量優(yōu)勝學校”“高考質量優(yōu)勝學校”、“中考質量優(yōu)勝學校”、“湟中縣教學質量一級單位”、“湟中縣校園文化建設示范校”、“西寧市校務公開先進單位”、“湟中縣基層黨建工作示范點”、“西寧市師德先進集體”、“西寧市校務公開五星級單位”、“青海省綠色學校”、“青海省檔案目標管理省級優(yōu)秀單位”、“青海省標準化學校”、“青海省文明單位標兵”、“青海省建設健康教育省級示范單位”、“全國藝術教育先進學校”、“全國群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全國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yōu)秀學校”、“國家級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學?,F(xiàn)己發(fā)展成為省級標準化重點中學。
樂都縣第一中學占地面積約3.5萬平方米,建有教學樓兩幢、住宅樓四幢、實驗樓一幢、綜合辦公大樓一幢;有語音室、音樂室、美術室、多媒體網絡教室、電子備課(閱覽)室、理化生標準實驗室、多功能報告廳、圖書閱覽室和天文觀測臺;校內設中國遠程教育樂都一中地面接收站,安裝了有線電視單向播出系統(tǒng)和主干千兆校園網;學校圖書室藏書近10萬冊。該?,F(xiàn)有的156名教職工中,高、中級教師占81%,教師學歷合格率達85%,有38名教師研究生課程班結業(yè),有三人考入陜西師范大學讀教育碩士?! 范伎h第一中學簡稱“樂都一中”,原名“青海省樂都中學”。該校始建于1930年(民國十九年),由當時在樂都任縣長的梁炳麟先生倡導創(chuàng)辦,是青海省創(chuàng)建最早的中學之一。最初有學生86名,教師8名。1946年4月,樂都中學與西寧市職業(yè)學校合并,從樂都縣遷移到西寧,1947年秋天又遷回到樂都。1949年第二次與西寧市職業(yè)學校合并。
平安縣第一中學是平安縣惟一的一所高級中學,原名“平安中學”,始建于1958年,1982年被青海省政府確定為省級重點中學。學校走過了47年的輝煌發(fā)展歷程,現(xiàn)有42個教學班,學生2400余人,教職工160人,其中專任教師148人,碩士4人,在職攻讀碩士3人,大學本科129人,高級職稱28人,中級職稱91人,90%為中青年教師,其中全國優(yōu)秀教師1人,省級優(yōu)秀教師、教學能手10人,地級優(yōu)秀教師、教學能手28人?! W校占地37846平方米,建筑面積20400平方米,有教學樓2棟,學生宿舍樓2棟,學生食堂3個,有計算機教學中心,多媒體教室4個,教師辦公室建成校園網并上互聯(lián)網,有物理、化學、生物標準實驗室,有田徑運動場和體育活動場各1個,校園美化、硬化和綠化工作逐步推進,正在向花園式學校和綠色校園發(fā)展?! W校治校從嚴,教學求精,教學質量逐步提高,以“校風正,學風濃,師資強,質量高”而享譽社會,高考升學率、本科率和重點率位居海東前茅,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優(yōu)秀人才。曾獲“青海省標準化學校”、“全國體育達標先進學校”、“青海省優(yōu)秀體育傳統(tǒng)項目學校”、“海東地區(qū)教學工作先進單位”、“全國五四紅旗團委創(chuàng)建單位”等五十余項榮譽稱號。在新形勢下,學校以科學發(fā)展觀為指導,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根本,全面步入了發(fā)展的快車道。
青海青海湟川中學中學始建于1938年,最早為“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青海湟川中學中學”。上個世紀初,英國“退還”部分“庚子賠款”作為中國教育基金,成立“管理中英庚款董事會”,該董事會經考察在西寧城西賈小莊置地113畝建立一所中學,始有“青海湟川中學中學”之名。1943年,學校移交中央教育部,改名“國立青海湟川中學中學”直至新中國建立。建國之后,青海湟川中學中學又先后改為“青海省西寧第一中學”、“青海省實驗中學”、“西寧市第二中學”。1984年,正式復名為“青海青海湟川中學中學”?! ?002年,西寧市為優(yōu)化教育資源配置,擴大名校效應,將位于蘇家河灣的原青海省電力學校整體移交給青海湟川中學中學,成立“青海青海湟川中學中學海湖路分校”。2005年正式命名為“青海青海湟川中學中學”。 現(xiàn)在的青海青海湟川中學中學位于西寧市海湖新區(qū),是一所全日制省級標準化寄宿制高級中學,青海省、西寧市重點高中。學?,F(xiàn)有33個高中教學班,一千九百多名學生;教工148人,專職教師140人,高級教師62名,中級教師58名,初級教師20名。學?,F(xiàn)設有辦公室、黨群辦公室、教學處、學生處、教研室、后勤保障中心、信息中心、團委八個處室,中層干部九名。高一、高二、高三三個年級組,八個教研組。學校計劃從2011年逐年遞增2個教學班,最終完成60個教學班,3000余名學生的發(fā)展目標。
青海師范大學附屬第二中學,成立于2006年5月25日是一所省屬一類重點中學。學校現(xiàn)有51個教學班,教職工170名,其中特級教師1名,高級教師65名,中級教師66名。學校教學設施齊全,教學設備先進;擁有標準實驗室6個(物理實驗室3個、化學實驗室2個、生物實驗室1個),語音室、多功能報告廳、多媒體展示廳各一個,網絡計算機教室3個,跆拳道訓練室、圖書閱覽室、教職工健身活動室各1間,教師均已配備筆記本電腦,教室全部安裝多媒體投影機,寬帶網絡覆蓋全部校園,所有辦公室、教室均可實現(xiàn)無線上網。年內學校將投資改造校園田徑場和球類運動場為塑膠運動場,新建校門,整修、綠化校園。校園環(huán)境優(yōu)美,條件良好。 近兩年來,學校師資隊伍建設強勁發(fā)展,共派出近七十人次赴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教育發(fā)達地區(qū)學習深造,選派5名英語教師赴澳大利亞培訓學習,五十名教師參加國家遠程教育培訓,共有300余人次參加了省內各類學習培訓;青海師大三所附中連片互動教研,近十名省內外知名專家來校作專題報告,學校與上海閘北八中結為了友誼學校,閘北八中提供優(yōu)質電子教學平臺,與我校資源共享,并派出專家來我校指導教學,為我校教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 W?,F(xiàn)位于青海省西寧市城東區(qū)八一中路35號康樂新村水電四局家屬院內(市內可乘2、10、20、21、22、25、28、30、35、82、86、101、102路至康樂站下車即到)
青海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創(chuàng)建于 1954 年,其前身是西寧高級中學, 1959 年更名為青海師院附中, 1984 年更名為青海師大附中。學校坐落在西寧市五四西路西端,前瞻南山,背依湟水,北鄰文化公園,東接青海師大,西鄰海湖路。地理位置優(yōu)越,環(huán)境幽雅、寧靜,文化氣氛濃厚。 學校占地 6.87 萬平方米 ,建筑面積 2.88 萬平方米,校園開闊舒展,環(huán)境清新典雅,擁有 400 米跑道標準運動場 1 個,籃球場 6 個、排球場 3 個。學校設有高中部、初中部和小學部,有 46 個教學班,在校學生 3000 余名?! ∏嗪煼洞髮W附屬中學現(xiàn)有教職工 189 名,其中特級教師 1 名,高級教師 56 名,中級教師75 名,國家級骨干教師、省級教學能手、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國家和省級“ 優(yōu)秀教師” 、“ 優(yōu)秀班主任” 數十名,許多教師在全國及省市教學比賽中獲得優(yōu)異成績,一大批青年教師已成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骨干。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有效確立了學校在競爭中的優(yōu)勢地位,同時積聚了學校自我生成和不斷發(fā)展的能量。
青海省海北州祁連山中學祁連山中學簡介 青海省海北州祁連山中學始建于l958年,現(xiàn)有教職工72人,黨員l5人,高級教師36人,中級16人,在校學生l199人,有19個教學班,是青海省首批認定的19所重點中學之一。學校坐落于青海湖北岸著名的旅游勝地金銀灘、原子城。占地27畝,校舍建筑面積7519平方米,有標準的教學樓、實驗樓、多媒體教室、電子備課室、外連寬帶網。配備了先進的理化生實驗室、微機室、圖書室、閱覽室、黨員活動室和職工之家。 近年來,祁連山中學在州委、州政府的領導下,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tǒng)領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秉承“以人為本、團結奮進、求實創(chuàng)新”的辦學理念,把“辦一流學校、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作為奮斗目標;“依法治校、科教興研、特色立校、質量強校”作為辦學思路。確立了“制度管理為基礎、情感管理為動力、目標管理為導向、質量管理為核心、過程管理為關鍵"的管理模式。突出“教書育人、服務育人、管理育人、環(huán)境育人”的全方位育人思想。 精神文明建設堅持“以德治校、法德并舉”的德育管理新思路,以“人人成才、個個成功”為德育工作目標,建立了“三個一”和“三個三”的運行機制,形成了德育工作有目標、落實目標有措施、考核工作有標準的德育工作新局面。 教學管理堅持“科研興校、質量強校”的工作思路,以“規(guī)范教學行為、探索改革教法、學法,實現(xiàn)減負增效”為目標,逐步建立以教學工作為中心,以科研為先導,積極推進常規(guī)教學改革,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重點,進行嚴格教學常規(guī)、嚴格過程管理、嚴格質量檢測和追求“教學高起點,管理高效益,檢測高水平”的工作機制。學校全面實施素質教育,把培養(yǎng)高素質的師資隊伍作為重點,開展崗位練功、拜師結隊,公開課,教學能手評選等活動,鍛造了一支有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聯(lián)系電話:0970-8642279 13909700926 郵政編碼:810200 通訊地址:青海省海北州海晏縣西海鎮(zhèn)友情贊助,中國校園網 http://www.cnxyw.org/
西寧四中(西寧市第四高級中學前身)建校于1957年,地處西寧市城北區(qū)天津路40號,是一所只有高中的完全中學,西寧市重點高中。學校經過不斷發(fā)展至2007年共有教學班48個,擁有在校生2762人。教職員工180人。原西寧四中經過近50年的發(fā)展,已形成占地面積29094 m2,建筑面積20266m2的規(guī)模。2001年被國家體育局命名為首家青海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設有各項體育運動設施,教育教學成績及升學率逐年提高,使四中贏得了較高的社會聲譽?! ∥鲗幨械谒母呒壷袑W,地處西寧市城北區(qū)天津路69號。目前學校設有18個高中教學班(待逐年擴招至36個教學班),學校占地面積51畝,共有教學樓2幢,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各2個,開放式文科實驗室1個,實驗設備一應俱全。另有300米跑道的塑膠操場1個,標準塑膠籃球場2個,標準塑膠排球場1個,校園健身路徑1套,2007年9月將建成1500 m2的集圖書閱覽室,多功能會議廳,音樂、美術教室,學生、教師餐廳為一體的綜合樓?! ∥鲗幨械谒母呒壷袑W校園內綠樹成蔭,鮮花成行,涓涓的流水為這所年輕的學校注入了生機與活力。教學樓內名人題字,學生作品相互輝映,展示了這所新生學校的潛力與發(fā)展。學校在搬遷過程中,得到了市政府、市教育局及有關單位的關心和支持,使我校的硬件設施位居西寧市各學校前茅?! 「鶕鲗幨姓P于西寧教育資源調整,優(yōu)質教育資源整合的安排意見,西寧四中朝陽分校將于2007年7月整體搬遷至西寧市城北區(qū)小橋大街54號(原西寧四中校址),并更名為西寧市沈那中學。西寧市沈那中學(原西寧四中朝陽分校),創(chuàng)建于1973年,建校初校名為西寧市第十八中學,2003年8月更名為西寧四中朝陽分校。學?,F(xiàn)在是一所具有獨立法人的完全中學。學校整體搬遷后,有教學班65個,其中高中12個班,初中53個班,在校生達3400余人。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