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日期:1369年 學費:900元/學期
學校政策:區(qū)域招生
隸屬單位:徐州教育局
學校地址:徐州市河清路96號
徐州府志記載:徐州市第二中學始于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的徐州府學宮(徐州文廟),以后經歷了清朝的徐州書院、學堂、民國初年的師范講習所、銅山中學等發(fā)展階段,1948年12月徐州解放后更名為徐州市第二中學,至今在原址連續(xù)辦學已有640年。 徐州市第二中學位于市中心區(qū),占地面積60余畝,在職教職工165人,現(xiàn)有高中12軌,36個教學班,學生1808人。1997年被命名為江蘇省重點高中,2004年3月轉評為江蘇省三星級普通高中。根據省市學校布局調整的意見和政策要求,我校正在按照現(xiàn)代化、高品質、示范性高中的目標定位,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努力通過三星高中復審,積極創(chuàng)建四星高中。目前,學校已經跨入徐州市優(yōu)質高中資源的第一方隊。學校先后被授予省文明單位、省先進基層黨組織、省德育先進學校、省群眾體育先進集體、省示范家長學校、全國雙合格(示范)家長學校、省健康促進學校、徐州市文明單位標兵等多項榮譽稱號。 經過長期的努力與實踐我校形成了“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培養(yǎng)具有終身發(fā)展能力、具有良好人文素養(yǎng)的公民”的辦學理念;明確了 “學生全面發(fā)展有特長,教師業(yè)務全面有專攻,學校傳承百年府學業(yè)打造江蘇名校,培育千秋棟梁才贏得社會信賴”的辦學目標;形成了“以校園文化滋養(yǎng)人,以規(guī)范制度要求人,以人文關懷溫暖人”的管理思想;進一步完善了促進師生共同成長的機制,制度建設有了新的增長點;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得到了全面落實,綜合實踐活動、研究性學習、綜合素質評價有了突出進展,05—08連續(xù)4年高考上線率位居市區(qū)第三名;以校園文化為表征、以德育學分為載體、以 “兩個”核心(備課組為核心、班主任為核心)為教學中樞的辦學特色已初步形成;深化改革,促進了兩支隊伍的建設,調動了廣大教職員工的積極性;辦學條件得到了較大改善,十層電教實驗綜合樓投入使用,事業(yè)有了進一步發(fā)展。 我校長期致力于特色教學,2006年成功創(chuàng)建成“徐州市圍棋特色學?!?。同時,將圍棋教學開發(fā)為校本課程,進入課堂,進一步推動了我校圍棋特色活動的開展,并已在本地產生了廣泛影響。 我校于2003年成為徐州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教育教學基地,長期開展英語特色教學,逐步摸索改進教學內容,小班化、實用性、趣味性、開放性。一周一次的“校園英語角”,一學期一次的“校園英語節(jié)”等豐富多彩的英語活動激發(fā)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英語水平。 德育學分,綜合評價;難忘教育,深刻影響。以德育學分為抓手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學生進行“三自”教育的顯著特點,使得學校常規(guī)管理有抓手,學生自我教育有抓手,家長督促有抓手。以“難忘教育系列活動”為契機,抓住高中生活的關鍵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在三年高中生活中經歷一些激蕩人心的教育活動,終生不忘,使其在成長過程中受到意義深遠的影響。 我校校園文化建設在我市獨具特色,以“中軸帶兩翼”的校園文化長廊,突出儒家文化,彰顯文廟底蘊。精心打造儒風古韻、現(xiàn)代理念渾然一體的讀書圣地。從校門的 “德配天地,道貫古今” 楹聯(lián)開始,到“德尊學富師嚴道圣譽馳中外,源遠流長氣正風和澤被古今”、“汲儒家精髓廣布春風育棟梁,融人類文明善施化雨滋桃李”,“為后學奠基積極樹人當己任,承先賢遺澤辛勤傳道順天心”、“為人師表”、“大成門”、“大成殿”形成一道文化風景線,再到兩側花墻拱門上的“仁也”、“義也”、“禮也”、“智也”、“信也”五常之教義,形成濃厚的儒家文化氛圍,潤物細無聲,徐州二中的師生共同分享著這種文化的熏陶。
準確位置:徐州市河清路96號
公交車站: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站
公交車: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車
公眾號
視頻號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