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陽縣五中地處王船山、夏明翰故鄉(xiāng),坐落于天柱峰下,蒸水河畔的洪市鎮(zhèn),已有120年的辦學歷史(學校前身屬1884年創(chuàng)辦的文昌書院)。地理位置佳,人文環(huán)境好,交通便利是辦學的好地方?,F(xiàn)有34個高中教學班,學生2558人,教職工120人,屬衡陽市重點中學。該校自1984年開始接受我院學生到該校進行教育實習,并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配合我院各項實習工作, 2004年9月被我院正式掛牌為“衡陽師范學院教育實習基地”。師范類實習基地的學校應該是一所教學質量高的學校。該基地現(xiàn)在98人,高級教師19人,一級教師44人,二級教師35人,均有專科或本科以上學歷。為了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一是引入教師把關嚴、實行公開考試、公開試教、擇優(yōu)錄用;二是對新教師實行一幫一的傳幫帶;三是開展學習讀書比賽、教學比賽;四是開展學生評議教師活動,滿意率達80%的教師才能跟班上;五是完善激勵機制,在待遇上向教學成果突出的傾斜,如住 房、評優(yōu)評先、評職稱等方面均按教學成果,獎罰分明??傊{動了廣大教師的積極性,人人都愛學校如家,愛崗敬業(yè),業(yè)務指導能力強。近五年來、為了改善辦學條件,合乎該院學習基地的要求,該基地堅持勤儉辦學,艱苦辦學,艱苦創(chuàng)業(yè),自籌資金2000余萬元,拆除原來的十棟舊房,新建了5000平方米的教學樓(40間教室),2000平方米的科技樓(20個實驗室),7000平方米的男女生宿舍,2500平方米的學生食堂,8000平方米的教工住宅。學校擁有多媒體教室1個、微機房1個、50臺,圖書5萬冊,實驗室20個,都用于教學工作,該基地教學設備條件優(yōu)越。現(xiàn)在正在施工的2500平方米的圖書館、1200平方米辦公樓和300米的田徑運動場將在9月份竣工。校園面積由原來的42畝已擴到90余畝,進校門就有一個橫直150米、寬闊的全市一流的文化廣場。
衡陽縣三中創(chuàng)立于1958年,原址在偏僻的長樂山區(qū),因生源不足,師資貧乏于1995年停辦,1998年恢復掛牌于原一中學農基地。辦學初,學校占地28畝,有兩棟不足1000平方米的農場用戶,學生不足400人。通過近7年的擴展,發(fā)展成為占地216畝,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頗具規(guī)模的“市示范性高級中學”,2004年成立衡陽縣三中教育集團。學校現(xiàn)有教育班68個,在校學生4800余人,專任教師192人,其中178人具備本科學歷,且平均年齡為32歲。 學校在縣委、縣政府的關懷下,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育人是根本,質量是生命,校風是靈魂,教研為核心,教師是關鍵”的辦學思想和“合格+特長”的教學目標,以人為本,人和興教,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不斷優(yōu)化育人環(huán)境,提高教學質量,突出辦學特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 學校硬件設施不斷完善,先后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了雙控寬帶網絡系統(tǒng)、多媒體教育、電腦室、語音室、電子備課室、監(jiān)控室及一流的理、化、生實驗室、多功能學生食堂、高標準的運動場和高保真校園廣播系統(tǒng),教學校挺拔壯觀,學生公寓寬敞舒適。1998年來,教育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本科升學率逐年提高。2000年首屆應屆本科上線56人,一舉成名全縣;2001年本科上線465人;2002年有516人上本科線,上線率達40%;2003年更上一層樓,本科錄取人數(shù)685人,應屆生上線突破100人大關,占全市本科錄取總人數(shù)的九分之一,廖青云同學奪得市文科狀元;2004年,全校本科上線突破900大關,占全市的八分之一,應屆錄取數(shù)居全市同類學校之首,被評為全市“高中教育教學質量先進單位”。幾年來,先后有18名學生考取清華、北大等全國一流重點大學。數(shù)、理、化、生奧賽成績斐然,特長教學碩果累累。參加全國中學生奧賽先后有15人獲得二等獎,縣高二五科聯(lián)賽團體總分連續(xù)三年居全縣第一,縣高中生籃球賽奪得男籃冠軍,縣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團體總分連續(xù)三年居全縣第二,市首屆中學生軟式排球賽第四名,中學生足球賽全市第二名、全省第五名;音體美特長生在高考中也取得了驕人的成績,本科錄取數(shù)連續(xù)三年居全市第一,其中有150多人考上了中央美院、中國美院、清華大學美術系、廣州美院、星海音院、四川音院、北京體院、上海體院等專業(yè)院校,為我校素質教育唱響了主題曲。 衡陽縣三中,一所全新的學校,正以其先進的教育理念,獨特的辦學模式,人文化的管理手段,優(yōu)秀的教學質量,向省名牌學校邁進。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