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日期:1912年 學費:800元/學期
學校政策:區(qū)域招生
聯(lián)系電話:0591-24326780 隸屬單位:福州教育局
學校地址:福建省平潭縣潭城鎮(zhèn)北街44號
平潭一中的前身為始創(chuàng)于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的毓賢小學初中班(此前為清光緒32年即1906年美國“美以美基督教教會”(Methodist Episcopal Church)創(chuàng)設的毓賢男子書院)。創(chuàng)辦初期,門生獨一20多位,校長或掌管人均由外籍女布羽士擔負。汗青沿革1931年秋,毓賢小學初中班與建立于1917年的開宗小學初中班歸并,取名“嵐華初中”(原本的小學部也歸并建立嵐光小學)。校址設在城關南炮臺(今嘗試小學),1937年8月遷往開宗小學地點地北炮臺(今城北小學)。 1939年夏,日本侵華的烽火燃及平潭,嵐華初中被迫流浪轉徙于福清縣的東張香山寺、樓錦村等地。1941年夏,福清淪亡,教會當局將10所教會創(chuàng)辦的初級中學歸并,取名“衛(wèi)理聯(lián)中”,統(tǒng)遷順昌縣元坑村。次年秋,閩海各縣光復,“衛(wèi)理聯(lián)中”隨之閉幕,各校前往滋潤原地停課,唯平潭孤懸外洋,敵偽殘存權勢仍不竭騷擾入侵,“嵐華”一時未能復校,將男女門生別離寄讀于福清的明義,毓貞兩所私立黌舍。1943年,又將明義黌舍的嵐華門生寄讀于龍?zhí)镦?zhèn)的融美初中。翌年秋,平潭處所稍靖,“嵐華”門生方前往滋潤本縣上課。 中華群眾共和國建立后,平潭縣群眾當局于1951年10月25日領受嵐華初中,改校名為“平潭初級中學”。1956年9月改稱為“平潭第一中學”,并增設高中班。“文明大革命”期間,黌舍上課時斷時續(xù),講授次序遭到嚴峻影響。1970年9月,黌舍下放給當時的“紅心公社”,改名為“紅心公社中學”;次年10月,黌舍由縣“革委會”宣教組領受,又改名為“平潭紅心中學”。至1977年,始規(guī)復“平潭第一中學”稱呼。講授服從平潭一中汗青悠長,辦學事跡光輝。自創(chuàng)辦以來,共培養(yǎng)出25000多名初、高中畢業(yè)生,1978年平潭一中列為莆地步區(qū)重點中學,1980年評為省級重點中學,1994年經省教委驗收合格,被授予省二級達標校稱呼。辦學范圍1999年起,在各級帶領體貼支撐下,該校掀起了新一輪的創(chuàng)業(yè)飛騰,黌舍開端大范圍校園扶植。征地40畝,校園面積擴展了將近一倍,新建講授主樓、綜合嘗試樓、塑膠田徑場、黌舍大門以及校園綠化等,校園面孔今后臉孔一新。 幾年來,平潭一中全面實施本質教誨,講授質量穩(wěn)步上升,獲得驕人事跡。高中會考優(yōu)良率持續(xù)三年超越97%,高考本科上線率100%,本一上線率達45%以上,居福州市同類校上等程度。初中在生源本質良莠不齊背景下,因材施教,中考成績年年保持全縣第一。 平潭一中現(xiàn)有初高中部,共70個講授班,教職工180人,在校門生4000多人,校園面積90畝,是國度標準化考點和省文明黌舍。
準確位置:福建省平潭縣潭城鎮(zhèn)北街44號
公交車站: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站
公交車:附近500米內沒有公交車
公眾號
視頻號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