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重慶市渝中區(qū)臨江路小學位于西來寺13號,座落在與重慶賓館遙遙相對的西南圖書大樓下方,與“新華日報”社毗鄰。學校始建于1946年,原為二區(qū)第21保國民學校,解放后更名為西來寺小學。文化大革命開始后,1966年9月按當時“破四舊”的作法,按“革命”的概念改名稱為“要武小學”。1971年4月按序號命名為16小學(均未掛牌)。文化大革命結束后才恢復原校名稱。1984年8月,與安樂洞小學合并后,更名為臨江路小學。 學校占地面積2312m2,解放前及解放初期的校舍是廟宇,1957年修建為三層夾壁房,1982年區(qū)教委對舊校舍進行改造,修建為磚混結構的教學大樓,共5層,有教室30間。解放前、解放初期學校僅6-8個班,1966年曾辦住讀,班次較多。1985年有20個班,學生809人,1993年達到27個班,有1300多名學生?,F(xiàn)有17個班,706名學生,有在職教職工54人,退休教職工75人?! ≈饕k學成績及辦學特色 具有50多年歷史的臨江路小學以校風文明、師德良好、教育教學質量高而享譽社會。學校全面貫徹教育方針,全面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并具有個性特長,是渝中區(qū)第二批整體改革實驗學校。學校有一個團結、勤政、開拓、進取的領導班子和一支勤奮、求實、愛生、創(chuàng)新的教師隊伍。全校教職工團結拼搏、奮力爭先,取得了教育教學改革的豐碩果實?! W校堅持以教育科研為先導,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開展了多層次、全方位的教改科研。九十年代初,以“減負提質”為突破口,形成了以課堂教學為主,課外活動為輔的教學體系,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1994年起,進行“優(yōu)化課堂教學結構,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的整體改革實驗,構建了充分發(fā)揮“雙主”作用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結構,總結出各學科不同課型的教學變式步驟,同時,加大電教投入,保障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推進落實,配建了微機室,開設了電腦課,購置了多媒體投影儀,安裝了校園閉路電視網(wǎng)絡系統(tǒng)等。實驗中,我們還努力探索活動課程教學結構的優(yōu)化,總結出結構合理的室內活動課教學程序,提煉出課內外結合的活動設計模式。通過六年的實驗,我校在教育質量,辦學水平和辦學效益方面有了明顯提高,學生全面和諧、生動活潑地得到發(fā)展,為提高民族素質,培養(yǎng)各級各類人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目前,學校參加了重慶市“六區(qū)百校”心理健康教育實驗,又是渝中區(qū)“寫字教材”實驗學校之一?! ∝S富多彩的興趣活動,是學校一道亮麗的風景線,校、班兩級各類興趣小組,為學生個性特長的發(fā)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校鼓號隊在區(qū)里小有名氣,區(qū)傳統(tǒng)項目籃球隊得到持續(xù)發(fā)展,曾獲市、省小學生籃球賽一、二名的佳績,校乒乓球隊也在多次競賽中名列前茅,美術、書法組共參加市、區(qū)組織的大型活動11次,近幾年,學校不僅為省女籃、游泳隊輸送了隊員,還有多名同學考上首都各類藝校和省、市藝校?! W校在教師隊伍建設、學生思想品德教育和校園文化建設等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加強以師德師風為核心的教師隊伍建設,使教師整體素質得到提高,形成了有無私奉獻精神、嚴謹治學態(tài)度和進取熱忱的教師群體,涌現(xiàn)了區(qū)“師德標兵”王惠彤,“十佳青年教師”曾令潔等先進典型。以文明禮儀教育為突破口的德育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促進了“誠實、守紀、文明、進取”校風的形成。在上級支持和自身努力下,學校的操場、升旗臺,教學大樓外墻及木窗等均得到改造,校園、走廊及教室布置體現(xiàn)出藝術美和教育性,學校處處“舊貌換新顏”?! 〈喝A秋實。學校在連續(xù)多年被評為區(qū)級“文明單位”的基礎上,又獲重慶市“社會主義文明禮儀示范學校”,渝中區(qū)“師德師風先進單位”、“三八紅旗集體”、“巾幗文明示范崗”、“先進職工之家”等光榮稱號、工會、女工、計生、保衛(wèi)工作均獲一等獎?! 〗窈?,全校師生將更加努力,不斷探索、銳意進取,使臨江路小學的明天更美好。
在美麗的嘉陵江畔、虎頭巖下,著名的紅巖革命紀念館旁邊,座落著一所美麗的校園.校園環(huán)境幽雅,綠樹成蔭,歷史悠久。學校始建于1936年11月,占地面積7500平方米,在校學生近千人。2005年9月,因化龍橋地區(qū)改造建設的需要,我校搬遷至原特電廠子弟校校址,現(xiàn)有學生439人?! ?991年4月16日,江澤民同志參觀紅巖紀念館,揮毫題詞“發(fā)揚紅巖精神,沿著老一輩革命家開創(chuàng)的道路奮勇前進。”學校為了發(fā)揚紅巖精神,于1997年經區(qū)政府批準由黃桷堡小學更名為紅巖村小學。 學校以“胸懷祖國、放眼世界、走紅巖路、做紅巖人”為校訓;堅持“以人為本,依法治教,科研興校,民主管理”的辦學思想;以“教育的成功是學生的成才,學生的成長是教師的成功”的教育理念;“堅持紅巖精神創(chuàng)校治校”為辦學特色。 學校按照紅巖精神創(chuàng)校治校,以“救亡圖存的愛國精神,不畏艱險的奮斗精神,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為我們的教育靈魂。學校教育工作逐步構建起“一本兩翼、四種結合”的教學模式。即以育人為本,以德育活動和特長活動為兩翼;努力實現(xiàn)紅巖陣地教育與培養(yǎng)學生社交能力相結合,塑造學生健康心理與培養(yǎng)學生生存能力相結合,挖掘紅巖精神財富與培養(yǎng)學生藝術特長相結合,合理使用社區(qū)資源與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人格相結合。
桂花園幼兒園占地面積990平方米,建筑面積1280平方米,園內鳥語花香,設施設備完善,是一所環(huán)境小巧精致的幼兒園。園子有點小,今年重新裝修了看去很舒服,有四層樓。桂花園幼兒園以健康教育為特色,秉承"讓孩子在教育中得到快樂,在享受中受到教育"的先進教育理念,一直致力于幼兒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英利哈佛DIC國際幼兒園”由重慶首家新加坡上市集團——英利國際置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引進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的國際合作研究項目——DIC(Discover In China)國際幼兒園,該項目由美國哈佛大學零點項目核心專家霍華德.加德納、瓊.梅克教授等做項目指導,同時被批準為中國教育學會“十五”重點課題。http://www.harvardkids.com.cn/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小程序
APP
關于華圖
新手指南
網(wǎng)站產品
公眾號
視頻號
備考群
投訴建議:
電話:400-8989-789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teacher.net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