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jiangxi.hteacher.net 2024-10-15 17:06 江西教師招聘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單項選擇題
1.( )是美術創(chuàng)作唯一的思維方式。
A.形象思維 B.立體思維
C.抽象思維 D.邏輯思維
2.藝術家基于自身的審美經驗和審美體驗、運用特定的藝術語言和方式,所進行的從審美意象到藝術形象、情境或意境的活動稱為( )。
A.藝術創(chuàng)作 B.藝術接受
C.藝術評價 D.藝術欣賞
3.藝術創(chuàng)作的( )集中表現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具有能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
A.主體性 B.直觀性
C.造型性 D.朦朧性
4.鄭燮所說的“手中之竹”是指( )。
A.感性視像 B.藝術形象
C.審美對象 D.內心想象
二、簡答題
1.結合徐悲鴻的《奔馬圖》,談談藝術家與社會生活的關系。
【參考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
1.【答案】A
【解析】形象思維是指藝術構思過程中,以表象做材料,通過藝術想象,
表象予以升華,或對表象予以分解、重組、聯結等,加工成藝術意象的思維過程。形象思維是貫穿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始終,抽象思維則是起配合和引導作用。形象思維是美術創(chuàng)作中的唯一思維方式,美術直接運用由線條、色彩、形體等構成的視覺形式即形象性來思維。故本題選A。
2.【答案】A
【解析】藝術家基于自身的審美經驗和審美體驗、運用特定的藝術語言和方式,所進行的從審美意象到藝術形象、情境或意境的活動稱為藝術創(chuàng)作。藝術創(chuàng)造過程是人類特有的高級的、復雜的精神活動和實踐活動,是藝術家在創(chuàng)作欲望的推動下,運用一定的藝術語言和藝術技巧,通過藝術的加工和創(chuàng)造,將自己的生活體驗與思想情感轉化為具體、生動、可感的藝術形象,將自己的審美意識物化為藝術作品的過程。其他選項均不符合題意。故本題選A。
3.【答案】A
【解析】藝術創(chuàng)作中的主體性,集中表現在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活動具有能動性和獨創(chuàng)性。藝術家面對大千世界浩瀚的生活素材,必須進行選擇、提煉、加工、改造,并且將自己強烈的思想、情感、愿望、理想等主觀因素“物化”到自己的藝術作品之中。正是藝術創(chuàng)作的這種能動性,使得藝術成為主觀與客觀、再現與表現的辯證統一。故本題選A。
4.【答案】B
【解析】鄭板橋的四竹分別是“園中之竹”“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園中之竹”,是現實中的竹子;“眼中之竹”是畫家所直接看到的、觀察到的竹子,雖然經過眼球的改造,但改造不大,基本上屬于現實的忠實反映,屬于“藝術體驗”;“胸中之竹”則是經過畫家頭腦改造而形成的審美意象,滲透了畫家的思想情感和審美理想,屬于“藝術構思”;“手中之竹”是完成了的作品,來源于園中之竹,是比園中之竹更高級的美,屬于“藝術表現”。故本題選B。
二、簡答題
1.【參考答案】
藝術家與社會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二者相互聯系又相互制約。
首先,社會生活是藝術家藝術創(chuàng)作的源泉和基礎,因而,藝術家對社會生活的觀察和體驗就顯得十分重要。徐悲鴻的《奔馬》創(chuàng)作于1941年第二次長沙會戰(zhàn)期間,此時,抗日戰(zhàn)爭正處于敵我力量相持階段,日軍想在發(fā)動太平洋戰(zhàn)爭之前徹底打敗中國,使國民黨政府俯首稱臣,故而他們傾盡全力屢次發(fā)動長沙會戰(zhàn),企圖打通南北交通之咽喉重慶。二次會戰(zhàn)中我方一度失利,長沙為日寇所占,正在馬來西亞檳榔嶼辦藝展募捐的徐悲鴻聽聞國難當頭,心急如焚。他連夜畫出《奔馬》以抒發(fā)自己的憂急之情。
其次,藝術家對社會有影響和推動作用。在《奔馬》這幅畫中,徐悲鴻運用飽含奔放的墨色勾勒頭、頸、胸、腿等大轉折部位,并以干筆掃出鬃尾,使?jié)獾蓾竦淖兓瘻喨惶斐?。馬腿的直線細勁有力,有如鋼刀,力透紙背,而腹部、臀部及鬃尾的弧線很有彈性,富于動感。整體上看,畫面前大后小,透視感較強,前伸的雙腿和馬頭有很強的沖擊力,似乎要沖破畫面。徐悲鴻將把國畫的寫意與西畫的嚴謹融為一體,他筆下的奔馬以浪漫的手法隱喻民族危亡之際中華兒女的英勇奮發(fā),激起了中華兒女抗爭敵寇的熱血之情。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上一篇: 江西撫州市教師招聘報名時間和地點
下一篇: 沒有了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