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4-01-03 17:51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言語理解與表達模塊主要測查應試人員準確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內涵、進行思考和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對信息的挖掘獲取能力、理解能力、概括能力、評判能力等方面的考查。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職業(yè)能力傾向測驗(D類)》中的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
一、考什么
(一)題型和分值
在近幾年的考試中,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題型和題量基本穩(wěn)定,見下圖。
模塊 | 題型 | 題量 | 分值 |
言語理解與表達 | 單項選擇題 | 25 | 37.5 |
(二)考試內容
言語理解與表達 | 2023年 | 2022年 | 2021年 | 2020年 | |||
下半年 | 上半年 | 下半年 | 上半年 | ||||
閱讀理解 | 主旨概括 | 2 | 0 | 1 | 0 | 0 | 2 |
意圖判斷 | 1 | 2 | 2 | 3 | 2 | 5 | |
標題選擇 | 0 | 1 | 1 | 1 | 1 | 0 | |
細節(jié)理解 | 2 | 1 | 2 | 2 | 2 | 0 | |
詞句理解 | 0 | 1 | 0 | 0 | 0 | 0 | |
態(tài)度理解 | 0 | 1 | 0 | 0 | 0 | 0 | |
合計 | 5 | 6 | 6 | 6 | 5 | 7 | |
語句表達 | 語句填空 | 2 | 2 | 2 | 2 | 2 | 1 |
下文推斷 | 1 | 1 | 0 | 1 | 1 | 0 | |
語句排序 | 2 | 1 | 2 | 1 | 2 | 2 | |
合計 | 5 | 4 | 4 | 4 | 5 | 3 | |
邏輯填空 | 15 | 15 | 15 | 15 | 15 | 15 | |
總計 | 25 | 25 | 25 | 25 | 25 | 25 |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主要考查三大題型,即閱讀理解、語句表達、邏輯填空。首先,從題量分布上看,邏輯填空為15道,成為該部分的半壁江山。意圖判斷、語句填空、語句排序是每年必考題型,其他包括主旨概括、標題選擇、細節(jié)理解、態(tài)度理解、詞句理解,這是屬于選考題型。2022年下半年雖未涉及下文推斷,但是選考題從幾年的趨勢看,還是要引起大家重視。其次,言語理解部分的題目其閱讀材料多與教育、學校、教師、學生有關,所以這也是為我們指明了復習備考中訓練閱讀的一個方向,可以多看看與這些話題相關的文章報道等。
二、怎么考
1.意圖判斷題試題示例
【2023】1.縱觀學術史,研究范式與方法的更新,往往能推動學術的發(fā)展。但是學術研究并沒有什么唯一可行的范式與方法,譬如登山,有許多路徑可以攀頂,但是登山者的條件與所處方位不同,所選擇的路徑自然不同。研究范式與方法對學者而言,可謂“非知之艱,行之惟艱”。至于在研究中如何使用,則正如古人所說,“陣而后戰(zhàn),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過多地講究研究范式與方法,未必能夠解決學術問題,從具體研究對象出發(fā),只要能夠解決問題,就是最好的方法。
這段文字意在強調( )。
A.研究范式與方法能夠推動學術發(fā)展
B.學者需要正確看待研究范式與方法
C.促進研究范式與方法的更新勢在必行
D.現(xiàn)實問題決定研究范式與方法的選擇
【答案】D
【解析】文段開頭引入了研究范式與方法的話題,第二句話“但是”轉折之后引出了存在的問題,“學術研究沒有什么唯一可行的范式與方法”引出作者的觀點,并且用登山來舉例論證研究沒有唯一的范式及方法,接下來通過引用他人的話語“非知之艱”“陣而后戰(zhàn)”等來說明為何不能只研究范式及方法,最后一句話為文段主旨句,前半句話告知過多的研究無用,后半句提出了“從具體研究對象出發(fā),只要能夠解決文意就是最好的方法”的對策,文段行文脈絡為“分—總”結構,尾句是主旨句。A項非重點為引入部分,排除A項;B項提到了應該正確看待研究范式與方法,但沒有提到從具體問題出發(fā),排除B項;C項是原文中沒有提到相關更新的話題,無中生有,排除C項。D項要從現(xiàn)實問題去決定如何選擇范式與方法,與主旨表述一致。故本題選D。
2.主旨概括題試題示例
【2023】2.由于氣溫上升、降雨改變和極端氣候事件,熱帶森林正頻繁遭受干旱。氣候壓力對亞馬孫雨林尤為明顯,反復發(fā)生的干旱事件增加了樹木的死亡率。根據(jù)《自然》雜志發(fā)表的一項研究,亞馬孫森林樹木對干旱的耐受取決于不同物種,這影響到它們對水環(huán)境變化的耐受。研究者在亞馬孫 11 個森林地塊的 129種樹木中觀察了植物在水脅迫環(huán)境(如干旱)下的生存閾值,并評估了水力衰竭或擾亂植物水運輸系統(tǒng)的程度。結果顯示,潮濕森林的樹木對干旱的抗性較低,較干旱森林中的樹木則應對較好,研究者推測,亞馬孫西部和南部森林可能最脆弱,因為它們可能已經到達水力極限。
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 )。
A.亞馬孫植物生存環(huán)境日益惡劣
B.熱帶森林正遭受極端氣候威脅
C.在亞馬孫森林觀測到不同的干旱耐受
D.水環(huán)境變化使亞馬孫森林的前景悲觀
【答案】C
【解析】文段首句先引出氣溫上升、降雨改變和極端氣候使熱帶森林正頻繁遭受干旱,接著論述氣候壓力對亞馬孫雨林的影響:反復發(fā)生的干旱事件增加了樹木的死亡率。然后《自然》雜志發(fā)表的研究指出亞馬孫森林樹木對干旱的耐受取決于不同物種,經研究潮濕森林的樹木對干旱的抗性較低,較干旱森林中的樹木則應對較好,并推測出亞馬孫西部和南部森林可能最脆弱。故文段旨在強調該雜志的研究結果,即介紹亞馬孫森林觀測到不同的干旱耐受程度。C項為文段主旨內容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意。故本題選C。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