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1-13 14:39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一)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統一
首先,我們需要清楚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分別是什么。直接經驗指的是學生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體悟、感知出來的知識。例如:牛頓在實踐摸索中發(fā)現了萬有引力定律,這于他而言就是直接經驗。而間接經驗指的是學生學習的是歷史進程中人類積累的一切經驗,文化成果。例如:我們現在通過書本來學習牛頓的萬有引力定律,對我們而言這就是間接經驗,因為我們學的是牛頓的經驗。
其次,大家結合實際會清楚,我們的學生主要是通過書本來學習知識,而書本上的知識大多都是前人總結出來的經驗。所以說我們所學的知識以間接經驗為基礎。
最后,我們的學生學習間接經驗要以直接經驗為基礎。為什么呢?原因在于學生學習的書本知識是以抽象的文字符號表示的,是前人的認識和概括,而不是來自學生的實踐和經驗,所以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例如:物理老師在講解摩擦力這個抽象概念的時候,同學們頭腦中已經存在一些直接經驗,如知道皮球踢一腳不會一直滾下去等等類似的例子。教師會利用學生的已有經驗傳授新的知識。
(二)掌握知識與發(fā)展能力相統一
這一規(guī)律包含兩個內容,一是掌握知識是發(fā)展能力的基礎。如:我們想要提高自己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就需要儲備一定的單詞、語法知識,所以說掌握知識是發(fā)展能力的基礎。但需要注意的是掌握知識雖是基礎,但并不意味著掌握知識一定可以發(fā)展能力。就像我們很多人記住了很多單詞、語法知識,但是口語交流的能力還是很低。
二是發(fā)展能力是掌握知識的重要條件。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夠學習掌握一些知識。如:小學生教材中不會設置立體幾何和函數的知識,而初高中的教材中有這些知識,是因為初高中的學生抽象思維發(fā)展起來了,于是可以去學立體幾何和函數知識。這就體現出了發(fā)展能力是掌握知識的基礎。
(三)教師的主導與學生的主體相統一
這一規(guī)律也包含兩個內容,一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組織者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教師指引著學生的學習方向、內容、進程以及結果和質量,還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二是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處于學習主體的地位,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主要體現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發(fā)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具體學習內容以學生的興趣、需要來支配。
(四)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相統一
這一規(guī)律同樣包含兩個內容,一是知識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礎。例如:學習了狼牙山五壯士,培養(yǎng)出學生的愛國情懷。學習了朱自清的《背影》,激發(fā)了同學們對父親的愛和孝順。
二是學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為他們積極的學習知識奠定了基礎。例如:一代偉人周恩來的愛國情感激勵他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文文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