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招聘考試:明、清時期的音樂知識點舉要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11-10 17:24 教師招聘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1、明代朱載堉發(fā)明了舉世聞名的即十二平均律,著有《樂律全書》。

2、魏良輔的《曲律》

3、沈?qū)櫧椀摹抖惹氈?/p>

4、民歌市勞動人民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即興創(chuàng)作的一種藝術形式,明代的民歌代表作品有《掛枝兒》、《打棗竿》、《銀紐絲》、《羅江怨》、吳地山歌《月亮彎彎照九州》、安徽民歌《鳳陽花鼓》、明萬歷年間《扮裝臺》《名季北略》。

5、清代的民歌如《種大煙》、《礦工苦》、《長工調(diào)》、《走西口》等。

6、鼓子詞是從宋代的鼓子詞和元代的詞話發(fā)展而來的,流行于北方各地,表演時說唱者自己擊鼓或擊板邊說邊唱?,F(xiàn)在流行于各地的“大鼓”均屬于鼓詞類,其中影響較大的有河北的木板大鼓、西河大鼓、山東的梨花大鼓等。

7、京韻大鼓是河北藝人劉寶全(1869——1942)等人對木板大鼓做了重大改革,增加了慢板及多種唱腔,并結(jié)合北京語言創(chuàng)造了具有獨特風格的京韻大鼓。劉寶全的代表曲目有《單刀會》、《鬧江州》、《大西廂》等。

8、彈詞是明清兩代流行于南方各地的一種說唱形式,如蘇州彈詞,揚州弦詞、紹興平胡調(diào)、長沙彈詞等。

9、牌子曲是由若干首曲牌(即小調(diào))按一定的形式相關聯(lián)接而構成的一種形式。伴奏樂器一般北方以三弦為主,南方多用琵琶、二胡、揚琴。

10、明代流行的戲曲聲腔主要有海鹽腔,余姚腔、弋陽腔,昆山腔四大聲腔。

11、海鹽腔南宋時就已經(jīng)產(chǎn)生,流行于嘉興、湖州、、臺州、溫州等地、元代南戲所用的聲腔主要就是海鹽腔。

12、余姚腔萬歷年間頗為流行,后來被弋陽腔所吸收。

13、弋陽腔也稱高腔,明中葉流行于兩京、安徽、福建、云南、貴州等地。

14、昆山腔形成于元代末年。昆山腔原是江蘇昆山一代流行的一種南曲小調(diào),元朝的顧堅善唱此調(diào),故明初有昆山腔之稱。

15、昆曲的音樂是在南曲的基礎上吸收了北曲以及唐宋大曲、金元諸宮調(diào)等的滋養(yǎng)而形成的,常用的曲牌有數(shù)百首,有時以音樂性質(zhì)分為喜樂、哀樂、宴樂、軍樂、舞樂、神月等,有時以使用的樂器分為絲竹曲牌、笛子曲牌、嗩吶曲牌等。昆曲對咬字的要求非常講究,每個字都要唱出腹尾,字調(diào)的起伏要符合四聲的要求。

16、昆曲音樂從調(diào)式上可分為兩類:南曲和北曲。

17、明代昆曲的代表作有:湯顯祖的《玉茗堂四夢》(紫釵記、還魂記、邯鄲記、南柯記)無名氏的《牧羊記》、《尋親記》王濟的《連環(huán)記》、梁辰魚的《浣紗記》、高濂的《玉簪記》、王玉峰的《焚香記》、葉憲祖的《金鎖記》等。

18、清代有洪升的《長生殿》、袁于令的《西樓記》、邱園的《虎囊彈》、朱佐朝的《漁家樂》、朱素臣的《十五貫》等。

19、秦腔因產(chǎn)生于古秦地陜西、甘肅而得名,俗稱“亂彈”或“幫子腔”,秦腔出現(xiàn)與明代,清康熙年間逐漸盛行起來。秦腔屬于板腔體結(jié)構秦腔音樂按表演形式可分為抒情性、敘述性、和戲劇性三類。秦腔音樂的聲腔一般分為“歡音腔”與“苦音腔。秦腔伴奏樂器一般為梆胡、月琴、板鼓、幫子、牙子、笛、笙、嗩吶等。

20、京劇音樂的唱腔主要有西皮和二黃組成,簡稱皮黃腔。清乾隆年間,四大徽班進京,逐漸形成了新的劇種——京劇。京劇唱腔的代表人物有:梅派的梅蘭芳、程派的程硯秋、高派的高慶奎、馬派的馬連良、麟派的周信芳、楊派的楊小樓。京劇的伴奏樂器主要有京胡、月琴、三弦、鼓板、大小鑼笛子、嗩吶、胡琴。

21、明清時期的器樂演奏有了很大的發(fā)展,其主要可以分為吹打樂和絲竹樂兩大類。

22、按照地域劃分,有北京智化寺管樂、山西八大套、西安鼓樂、浙東鑼鼓十番鼓。

23、工尺譜是明清最流行最受人重視的一種樂譜它以工尺等漢子為符號記錄音樂而得名。工尺譜的寫法為上尺工凡六五乙對應的唱名是1234567.

24、明清時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明。清時期我國與日本朝鮮等鄰近的國家有過頻繁的接觸,與歐洲各國也進行了初步的交流。

25、1900年前后南京開辦的南京兩江師范上海開辦的南洋工學等在這些學堂里普遍開設了樂歌課1903年沈心工等回國,積極從事音樂教育,大力開展樂歌活動,使學堂樂歌和社會上的樂歌活動出現(xiàn)了蓬勃發(fā)展的局面。

26、辛亥革命這一時期大家所唱的歌,無論是學校的還是社會的,人們統(tǒng)稱為“學堂樂歌”。

27、學堂樂歌的內(nèi)容大多是反對列強欺凌,揭露腐朽的封建統(tǒng)治、歌頌祖國歷史和錦繡山河,以及宣傳民主共和、科學知識等的。

28、學堂樂歌多為填詞歌曲,曲調(diào)有選自日本和歐美的一些國家的流行歌曲,也有選自我國的民間歌曲,配樂的人對原調(diào)按照詞義進行了一定的創(chuàng)新。

29、現(xiàn)存的學堂樂歌歌集主要有沈心工的《學校唱歌集》、曾志忞(wen)的《教育歌唱集》、李叔同的《國學唱歌集》、華航琛的《共和國民歌唱集》、無錫城南公學堂編的《學校唱歌集》、葉中冷的《小學唱歌集》,這些歌集都保存了樂歌運動時期(清末民初)傳唱的大部分優(yōu)秀歌曲,使我們研究近代音樂史的包故意資料。

30、學堂樂歌的興起被視為近代音樂文化發(fā)展的開端,它對中國民族音樂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有力的沖擊了封建性的傳統(tǒng)音樂文化,宣傳配合了資產(chǎn)階級民主革命,并使中國的普通音樂教育邁開了前進的步伐,集體唱歌的形式和群眾歌曲體裁在中國也得到了肯定和傳播。

31、明清時期的主要音樂理論著作戲曲方面有清代李漁的《閑情偶寄》、徐大春的《樂府傳聲》、焦循的《據(jù)說》理論考證方面有清代姚燮(xie)的《今樂考證》、凌廷堪的《燕樂考源》、陳澧的《聲律通考》、古琴專論有明末徐上瀛的《溪山琴況》等。

32、朱載堉,明代樂律學家、數(shù)歷學家。主要論著有《樂律全書》、《律歷融通》、《律呂精義》等著作,以及新法密呂——十二平均律。

33、沈心工,我國近代著名樂歌活動的杰出代表,也是我國近代最早的音樂教育家,他寫的歌詞和編配的歌曲詞意通俗易懂,具有時代精神曲調(diào)流暢優(yōu)美,注意青少年的年齡特征。代表作品有:《賽船》、《竹馬》、《兵操》等形象鮮明生動活潑,易唱易記,甚受廣大青少年的喜愛;《何日醒》、《革命軍》、《愛國》、《美哉中華》充滿革命激情。他創(chuàng)作的歌曲中《黃河》最為突出,近代著名音樂家黃自曾說:“這個調(diào)子非常雄壯慷慨,恰切歌詞的精神國人自制學校歌曲有此氣魄實不多見。”他在《學校唱歌集》編者大意當中說“樂歌之作用最足以發(fā)揚精神,激揚思想。”

34、李叔同、1906年編配出版了《國學唱歌集》初編,主要作品有《采蓮》(填詞)、《春游》、《送別》(填詞)、《西湖》(填詞);自己作曲的歌曲有三首即《春游》、《留別》、《早秋》。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體檢公告

教師招聘體檢名單

教師招聘體檢時間

責任編輯:文文

教師教育網(wǎng) 教育信息網(wǎng) 人事考試網(wǎng)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應常考考點八十:教師反思的內(nèi)容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應??伎键c七十九:教師反思的意義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應??伎键c七十八: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應??伎键c七十七:教師的職業(yè)素養(yǎng)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應??伎键c七十六:學生的權利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應??伎键c七十五: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