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事業(yè)單位教師招聘判斷推理——翻譯推理

https://jiaoshi.huatu.com 2023-02-18 14:35 教師招聘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理論知識】

一、假言命題

1.翻譯形式:

如果A,那么B。形式化為:A→B,簡記為“前推后”;

只有A,才B。形式化為:B→A,簡記為“后推前”。

2.推理規(guī)則:肯前必肯后,否后必否前;肯后否前得到可能的結論。

二、聯(lián)言命題和選言命題

1.真假情況

A且B:全真才真,一假即假;

A或B:一真即真,全假才假。

2.德·摩根定律:

¬(A且B)=¬A或¬B;

¬(A或B)=¬A且¬B。

3.選言命題否定肯定式:已知A或B為真,則¬A→B,¬B→A。

【例1】要控制冰川的退縮,一勞永逸的方法只有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只有這樣,冰川的加速退縮才能從根本上得到控制。如果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會在100年內消失掉,也許人們只能在冷庫中看到一點剩余的冰川冰。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就能夠控制冰川的退縮

B.如果歐洲阿爾卑斯山有94%的冰川在100年內消失掉,那就說明溫室氣體排放沒有減少

C.除非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否則歐洲阿爾卑斯山將有94%的冰川在100年內消失掉

D.只要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就能控制冰川退縮

【解題技巧】根據題干關聯(lián)詞“只有……才……,如果……將……”和提問方式,確定為翻譯推理。翻譯題干:①控制冰川退縮→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②不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阿爾卑斯山94%的冰川會在100年內消失。A項: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對于①式是肯后,肯后不必然,所以無法推出能夠控制冰川,排除;B項:阿爾卑斯山94%的冰川會在100年內消失對于②式是肯后,肯后不必然,所以無法推出溫室氣體排放減少,排除;C項:“除非……否則不……”句式,后推前,題干中只有否則,將“冰川消失”轉換成“冰川不會消失”,冰川不消失對于②式是否后,否后必否前,可以得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以推出;D項:節(jié)能減排、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遏制地球氣溫升高對于①式是肯后,肯后不必然,所以無法推出能夠控制冰川,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例2】某高校調查本校學生的興趣愛好后發(fā)現(xiàn),喜歡打羽毛球的學生中,來自體育學院的學生一定喜歡登山。

根據以上條件,下列情況必定屬實的是:

A.甲喜歡打羽毛球和登山,則甲是體育學院的學生

B.乙是體育學院的學生,且喜歡登山,則乙喜歡打羽毛球

C.丙喜歡打羽毛球,不喜歡登山,則丙不是體育學院的學生

D.丁不喜歡打羽毛球和登山,則丁不是體育學院的學生

【解題技巧】根據題干關聯(lián)詞“……一定……”,確定為翻譯推理。翻譯題干:①喜歡打羽毛球 且 來自體育學院→喜歡登山。A項:根據①式,甲喜歡打羽毛球和的登山,無法確定甲是否來自體育學院,排除;B項:根據①式,乙來自體育學院且喜歡登山,無法確定乙是否喜歡打羽毛球,排除;C項:丙不喜歡登山,是對①式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不喜歡打羽毛球或不來自體育學院”,又丙喜歡打羽毛球,根據否定肯定式,可得丙不來自體育學院,可以推出;D項:丁不喜歡登山,是對①式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不喜歡打羽毛球或不來自體育學院”,但丁不喜歡打羽毛球,無法必然推出丁不來自體育學院,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

【試題】

1.在知識經濟時代,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前提之一是培養(yǎng)大量高素質人才,只有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才能培養(yǎng)出大量高素質人才,而高校教育質量的提升一定要求高校教師整體素養(yǎng)的提升。

如果以上陳述為真,則可以推出以下哪項?

A.只要社會持續(xù)發(fā)展,就要求提升高校教師整體素養(yǎng)

B.如果沒有大量高素質人才,那么高校教育質量不會有提升

C.如果培養(yǎng)了大量高素質人才,那么社會就能持續(xù)發(fā)展

D.如果處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校教育質量必定有所提升

2.黃烷醇是存在于許多水果,蔬菜和可可中的小分子物質,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會很容易攝入含有黃烷醇的食物。如果食用富含黃烷醇的食物,將會促進心血管功能。心血管功能改善有助于提高腦血管功能。某種物質有益于腦血管功能,則會對認知功能產生積極影響。

由此可以推出:

A.如果要改善心血管功能,就要食用富含黃烷醇的食物

B.如果要改善腦血管功能,就要食用富含黃烷醇的食物

C.如果要改善認知功能,就要食用富含黃烷醇的食物

D.如果要食用富含黃烷醇的食物,就對認知功能產生積極影響

3.人無精神則不立,國無精神則不強。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唯有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一個民族才能在歷史的洪流中奮勇向前。

根據以上陳述,可以得出以下哪項?

A.人有精神則立,國有精神則強

B.一個民族如果精神上沒有達到一定的高度,就沒有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

C.一個民族若在歷史的洪流中奮勇向前,則精神上已達到一定的高度

D.一個民族如果精神上達到一定的高度,就會在歷史的洪流中奮勇向前

關注公眾號

推薦閱讀:

教師招聘報考條件

教師招聘筆試時間

教師招聘考試科目

教師招聘筆試成績

責任編輯:欣欣

教師教育網 教育信息網 人事考試網

>>更多教師招聘通用相關信息/資料查看

2024年事業(yè)單位D類聯(lián)考《綜合應用能力》??伎键c全國中小學各學科、各版本電子課本匯總教師職業(yè)道德——特征知多少教師招聘中小學體育筆試試題12023年5.7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言語理解)送分題2023年507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職測》判斷推理命題趨

精彩推薦

換一換

有報考疑惑?在線客服隨時解惑

公告啥時候出?

報考問題解惑?報考條件?

報考崗位解惑   怎么備考?

沖刺資料領取?

咨詢

備考資料預約

  • 省份
  • 市區(qū)
  • 考試類型
  • 姓名
  • 手機號
  • 驗證碼
在線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