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iaoshi.huatu.com 2022-08-15 15:54 中國教師資格網(wǎng) [您的教師考試網(wǎng)]
2.試卷結構分析
從歷年試題卷看,試卷中17—24題為文化素養(yǎng)題目,這8題中沒有特別明顯的分布規(guī)律,是歷史、文學、科技、美術、音樂、化學、生物、物理、文化、地理等文化素養(yǎng)知識點的均勻出現(xiàn),每個知識點出1—2題??键c主要從時間、地點、人物、成就、內容、作用、國籍等角度設問。所以考生需熟練掌握相關文化知識的匹配記憶。
3.產(chǎn)品、教研
(1)課程設置
常規(guī)課程設置:常識模塊課程設置8—25小時左右,根據(jù)全程班時長按比例調整。
講義內容上應覆蓋歷史、文學、藝術、科技、文化等。根據(jù)考情,歷史知識需包含但不限于世界古代史、中國古代史等,在講義及授課中,歷史部分占比不宜過多。文學知識應兼顧中外文學,在講義及授課中,尤其需要關注重要作家的文學成就。藝術可分中外音樂、美術,需重點關注中國方面的成就??萍忌婕伴T類比較多,包含物理、化學、生物醫(yī)學、生活常識、前沿科技等內容,在講義內容占比及授課時長占比上,科技知識應不少于20%。文化知識的重點是傳統(tǒng)文化,包括傳統(tǒng)節(jié)日、民族風俗、二十四節(jié)氣、科舉考試、傳統(tǒng)思想、成語典故等。文化知識內容雖少,但考試頻次略高,需考生熟練記憶相關內容。
此外,建議文化素養(yǎng)部分主要使用表格去呈現(xiàn),要點要精簡,避免在講義制作及授課過程中使用大篇幅文字表述。
(2)??技澳M卷
從文化素養(yǎng)相關題庫,選取歷史、文學、科技、藝術、文化等知識題目各1—2題,在同一試卷中可以傾向于文學、文化部分選題。此外,考點考查角度需分散在考查時間、地點、人物、成就、內容、作用、國籍等。
(3)特色產(chǎn)品
1.針對文化素養(yǎng)模塊知識點多,知識點雜的特點,可安排專項小課堂。選取高頻考點,生成早間課或晚讀課或專題課,幫助考生梳理不同部分知識的要點,練習試題或模擬題,總結記憶相關知識。
2.分學科整理不同小知識的思維導圖,分教師版和學生版,整理成冊,學生可通過學生版挖空填寫知識,以鞏固記憶相關知識點。
3.針對文化知識多且雜,為考生解決難、記憶枯燥等問題,整理核心文化知識口訣冊子,通過錄制音頻或視頻宣傳,潛移默化地熏陶刺激考生,幫助其輕松記憶知識點。
(4)督學備考
文化素養(yǎng)知識覆蓋面廣、知識多且雜,考試難度也日益增加。文化素養(yǎng)模塊的備考相對而言是一個缺乏技巧,側重積累和拓寬知識面的過程。備考首先要明確,著重掌握文化、藝術、文學知識內容,這幾部分高頻考點比較明確。如果備考時間有限,可以選擇性放棄歷史、科技內容的備考(僅占2—4題,且范圍廣難度大不如放棄)。之后將知識細分成20—30分鐘可以學習完的小模塊,每天在早中晚或閑暇時間內抽出20—30分鐘,學習一個模塊,以此積累。同時必須按模塊進行相應的試題訓練,在刷題過程中鞏固知識并拓展新的知識。在大量刷題的過程中,摸索文化素養(yǎng)猜題技巧,配合教師講授的猜題技巧,在實際考試中如果遇到完全陌生的題目猜選部分答案。輔導老師也應按模塊對學員的學習情況進行抽查,尤其是部分高頻考點是否記憶清晰的抽背。
(5)運營資料
運營資料一要側重于整理文化素養(yǎng)核心高頻考點,并劃定學習周期或學習量,比如30天搞定文化素養(yǎng),文化素養(yǎng)必考的50個考點,以吸引考生,并減輕考生備考的心理壓力。二要側重于方便學員記憶的知識總結,如“中國十大名畫/名曲”“航天大事記”等。三是可以開發(fā)一些,對學員有吸引力的流量資料,趣味性和知識性并重,如“關于奧運會你不得不知道的事”“趙盼兒故事原貌”等,可以用來吸引流量。
從實際情況考慮,在考試過程中文化素養(yǎng)模塊分值低,備考難度大,整體而言備考性價比較低,故需要引導學員將常識的學習和積累拆分到整個備考周期內,而不是集中三五天將其攻克。
推薦閱讀:
責任編輯:欣欣
公眾號
視頻號
小紅書
京ICP備16044424號-2京公網(wǎng)安備 11010802023064號 Copyright © 2001-2024 huatu.com 北京中師華圖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